專家:新供給改革應避免與需求對立
- 發佈時間:2015-11-30 06: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來高層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家指出,我國面臨著供給端嚴重滯後的問題,應通過新供給結構性改革盤活老需求和過剩需求,創造新需求。新供給改革應避免炒概念,避免將需求與供給對立。
萬博研究院理事長宋寧29日在萬博研究院、新華社經濟參考報主辦的“新供給新動力——供給側改革圓桌論壇”上表示,供給側改革就是激活生産要素,提高全要素生産力,促進國民收入持續提高。新供給能帶來新需求,同時在傳統領域,老需求甚至過剩需求將通過新供給結構性改革進行盤活,以帶動總需求的擴大。
宋寧指出,在微觀層面,推進改革要著眼于提高供給的品質和效率,著力激發市場主體的自身活力,使各類要素能夠便利地進出市場,自由地創造價值,自主地實現價值,形成經濟持續增長的不竭動力。在宏觀層面,推進改革要著眼于政府自身,著力創新行政管理體制和宏觀管理方式,打造市場主體能夠充分釋放財富、創造潛力的良好環境,並使各類政策工具的運用有利於存量資源不斷優化重組,提高國民經濟的總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
國土部規劃院地政研究中心主任唐健表示,用行政手段造成的過剩必須要用行政手段去解決。例如因房價上漲過快,連續多年增加房地産用地供應,帶來了庫存的嚴重過剩,因此政策需針對需求的用途變化做部分改變,例如將現有存量住房用地改變用途,增加健康産業、養老、旅遊等業態。
清華大學教授楊燕綏也指出,新供給改革雖然會産生需求,但需要的是有效購買力需求。因此,可以利用保障房解決年輕時的居住問題,而在年老時解決置換服務問題。這就意味著在土地市場,可以按照人的生命週期分成一個限價市場,一個純粹按市場供應價的純商品房市場,這樣將在一個人的生命週期內,大大提高有效購買力需求。
“但我們必須注意的是供給改革不是新計劃經濟。”萬博研究院院長滕泰指出,現階段有專家對新供給改革存在誤解,認為可以利用大數據調節供給來改變過剩産能的現狀。在需求減少的背景下,調節供給已不會再帶來新生動能,因此,應創造新供給帶動需求的增加。
滕泰表示,現階段對於新供給改革應避免炒概念,避免將其理解為新計劃經濟,避免將需求與供給對立,這樣才能真正推動供給側改革。(詳見今日八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