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預置軟體卸不了還偷流量 工信部擬出手整治

  • 發佈時間:2015-11-25 14:39:3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智慧手機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不少便利,但有些手機預裝軟體卻也成了不少用戶頭疼的問題——明明用不到,卻也卸不掉;有些軟體還會帶慢運作速度、偷跑流量;甚至還存在洩露個人資訊等安全隱患。這些軟體仿佛成了黏在手機上的“牛皮癬”。

  工業和資訊化部近日發佈資訊稱,開始對《移動智慧終端應用軟體(APP)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公開徵求意見,將規範手機APP預裝與分發市場,並明確要求,除基本功能軟體外,手機預裝APP必須可以卸載。

  吐槽

  預置軟體卸不了還偷流量

  不久之前,廣州市吳女士拿到一部三星某型號手機,在使用之前裏面已經早就裝好了不少應用。吳女士心想這樣也方便,可以省去下載軟體的麻煩。可是用了一段時間後,吳女士發現手機使用的流量經常不知不覺中變得很高,而且手機的速度也變得很慢,電池很快用完,有時候甚至是突然當機。“我平時主要打電話和拍照片,用用微信,瀏覽網頁都少,有些應用想刪除卻實在刪不了。”吳女士無奈地説。

  像吳女士這樣苦惱的用戶不在少數,手機裏預裝的應用卸載不了,冷不丁還會在後臺偷跑流量,甚至會惡意扣費。此前,上海消保委曾經因為預裝問題對三星、OPPO等手機提起訴訟,調查數據稱,OPPO某型號的手機共預裝了71款軟體,其中第三方軟體超過10款,而三星某款手機共預裝44款軟體,且全部不可卸載。

  艾媒諮詢一項調查顯示,近八成用戶表示其新買的智慧手機裏含有15個以上第三方預裝軟體,其中大部分手機的預裝軟體數量在31個—45個之間。

  危害

  有些軟體截取用戶銀行資訊

  那手機預裝軟體有哪些危害呢?

  奇酷科技相關負責人張勇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大量預裝軟體首先會佔用手機的系統資源,很多軟體還有自啟動和自喚醒、殺不死的特點,會導致手機運作速度變慢。有的App會每隔幾分鐘自動喚醒,有的當手機連上WiFi或鎖屏時自動喚醒。更為神奇的是有些家族型應用,其中一個啟動後還會聯動讓其他“親戚”一起啟動。

  很多安卓應用都會要求一大堆與自身主要功能無關的許可權,例如讀取通訊錄、讀取用戶位置、上傳用戶資訊等,會導致用戶隱私洩露。如果預裝軟體中包含惡意軟體(常見於一些不良經銷商預裝的軟體中),還會造成財産損失。例如有些手機詐騙事件中就出現過類似情況,手機惡意軟體可能截取用戶銀行賬號、密碼。

  不少用戶疑惑,預裝軟體為什麼卸載不掉?360手機安全專家高祎祎表示,預裝軟體無法卸載,主要還是手機廠商為了確保可以從APP廠商處獲得利益,所以禁用了卸載許可權。

  探因

  預置軟體背後的利益鏈條

  為何手機廠商那麼熱衷預裝軟體?在廣州崗頂一家手機店的銷售經理向記者透露稱,其實不少手機品牌都有預裝應用,一般三個渠道:要麼與運營商合作定制,運營商將相關應用預裝進定制手機內綁定;或者是手機廠商直接預裝,將應用內置入系統內;再者便是渠道合作,利用手機進行推廣,或後期刷機預裝應用。

  該銷售經理表示,由於運營商比較強勢,手機廠商一般不會去得罪運營商,有些定制機就用捆綁不少運營商的應用程式。而APP軟體也會去找運營商和手機廠商談,這也是一種推廣方式,特別是對於一些小品牌的APP,更希望通過預裝來提高曝光度。“裝一批應用,賺一道錢。”

  手機預裝軟體的市場到底有多大呢?艾媒諮詢CEO張毅透露,市面上超過96%的手機預裝軟體在10款至40款不等,每款軟體的預裝價格為0.5元至10元左右。以目前預裝軟體的平均費用3元來計算,假設某廠商的年出貨量為3000萬台,手機廠商僅從這一款軟體上的獲利就接近1億元。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揭秘了手機預裝市場的“食費”鏈條:首先,手機廠商與第三方預裝公司攜手,雙方協議將50到100個用戶無法自己刪除的應用程式預裝進手機,每售出一部手機,預裝公司支付給手機廠商50到100元收益。這些內置的應用程式多為收費程式,即使是免費應用,但附加了廣告推送和內容推廣,該軟體廠商便可通過向廣告商、內容商收費來獲得收益。手機廠商和預裝公司分成,瓜分這些收益。通過收益,可使大打價格戰的手機廠商獲反哺其硬體銷售的虧空。然而手機用戶則成了最後的買單者。(林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