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資産證券化成深改利器 三大領域站上“風口”

  • 發佈時間:2015-11-25 07:11:2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利率市場化進入新的階段之後,金融創新的下一個利器是什麼?筆者以為,非資産證券化莫屬。因為資産證券化已經成為盤活信貸與住房公積金等存量資金、促進國企改革等領域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工具。

  首先看信貸資産證券化。今年4月3日,央行發佈公告稱,已經取得監管部門相關業務資格、發行過信貸資産支援證券且能夠按規定披露資訊的受託機構和發起機構可以向央行申請註冊,並在註冊有效期內自主分期發行信貸資産支援證券。實行註冊制打通了信貸資産證券化的最後一公里。

  統計顯示,截至10月末,信貸資産支援證券託管餘額為4030.9億元。據央行披露,截至今年6月末,信貸資産證券化發起機構近70家,證券公司、保險機構、基金等非銀行機構和非法人投資者家數佔比超過了56%。

  11月20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資産證券化暨結構化融資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這個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對於研究和解決我國資産證券化的市場建設問題、産品創新和機制創新等前瞻性問題,都將起到積極作用,也預示著資産證券化將迎來一個大發展的時期。

  其次是企業資産的證券化。在相關部委推出的各個行業的産業轉型升級方案中,都提到了要借助資本市場這個平臺。資本市場已經成為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場所,國企國資改革更是離不開資本市場。所以,提升國企國資的證券化水準是其深改的重要內容和手段。

  截至目前,已有逾20個省份發佈了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實施意見。從股市對國企國資改革的反應看,凡是涉及這一題材的股票無不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招商證券認為,並購、重組、上市是國有企業資産證券化的主要途徑,地方將大力推動地方國企改制上市。2013年地方國企資産達55.5萬億元,而資産證券化率總體不到30%,未來幾年可能有近10萬億元地方國企資産實現證券化,這將帶來大量投資機會。

  第三是住房公積金首次被允許進行資産證券化,這被認為是為國家住房銀行設立鋪路。近日,國務院法制辦公佈《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修訂送審稿)》公開徵求意見,明確放寬公積金提取條件,並指出可發行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支援證券,以增強資金流動性。目前住房公積金存在比較高的餘額,經過資産證券化,可以激活住房公積金信貸資産的存量。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新發放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7585億元,比去年全年發放額多991億元;個貸率從68.9%提高到76.1%;結余資金從1.1萬億元減少到9600億元。

  以上僅是列舉了資産證券化影響範圍最廣的三個領域,其實我國可證券化的基礎資産還有很多。比如一般企業貸款、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信用卡貸款、金融租賃資産等。由此可見,我國資産證券化的廣度和深度都有待挖掘。

  從國家、各部委和各領域的積極態度來看,資産證券化已經成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利器,同時站上了金融創新的“風口”。(閻 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