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淘汰落後 優化重組——結構性改革“四大關鍵點”之産能過剩篇

  • 發佈時間:2015-11-24 17:12:1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1月24日電題:淘汰落後 優化重組——結構性改革“四大關鍵點”之産能過剩篇

  新華社記者趙曉輝、華曄迪

  化解過剩産能——這是走到轉型升級關鍵節點的中國經濟必須直面解決的問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提法,不僅為化解過剩産能提供了理論依據,也為下一步攻克這一難題提供了有效路徑。

  中國經濟必須邁過化解過剩産能這道坎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供需結構和市場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即從全面商品短缺轉變為相對市場過剩。但是,這種過剩與短缺的局勢比較複雜。

  從需求來説,既要看到內需不足,也要看到還有需求外溢。目前許多中國人在國外大肆掃貨就是例證。從供給來説,既存在産能過剩,主要是低層次産品和産業過剩,也存在著有效供給不足,主要是高品質産品和産業供給不足。如何把落後的過剩産能淘汰掉,如何培育出先進的優質産能,是當前中國經濟的一大課題。

  “大家普遍關注GDP增速下降,其實最具挑戰性的是工業企業盈利水準的下降。工業企業盈利負增長已經持續一年多時間,其主要原因就是産能過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説。

  統計數據顯示,鋼鐵、鐵礦石、煤炭、石油、石化等重化工業部門,産業過剩尤其嚴重。PPI已連續40多個月負增長,這五大行業對整個工業PPI下降的貢獻佔70%到80%。

  “如果這種局面再繼續拖下去,不僅這些企業經營困難加大,而且金融、財政的風險也會進一步加大或者凸顯。”劉世錦説。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説,産能過剩企業會佔據大量資源,使得人力、資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約了新經濟的發展,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必須邁過的一道坎兒。

   從供給側出發深化改革化解過剩産能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把“促進過剩産能有效化解,促進産業優化重組”作為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的四大關鍵點之首。這足以看出化解過剩産能已成為當前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任務,甚至關係著未來中國經濟轉型的成敗。

  那麼,如何從供給側出發理解化解過剩産能?李錦認為,過剩産能是否要消化,供給側管理和需求側管理有兩種相反的結論。需求側管理認為市場無法出清,因此需要採用政策刺激的方式來恢復需求,令需求擴張去迎合現有産能;而供給側管理則認為市場可以通過價格調整等方式來自動出清,通過價格、産能整合、淘汰等方式來清理過剩産能,因為“過剩”存在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多項政策化解過剩産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過剩”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破解這一局面,必須深化改革,推動嚴重過剩行業在減産能方面切實加大力度,取得實質性進展。

  劉世錦分析説,當前嚴重過剩的重化工業行業主要是國有企業,不僅存在減産能和穩增長之間的矛盾,還有人的問題和債的問題需要解決,這都需要國家出面採取一些改革措施。

  此外,推動企業減産能,還要進一步推動市場化的兼併重組,通過優勢企業發揮主導作用,用市場化的辦法對生産力進行重新整合,來提升整個産業的生産效率。

  在李錦看來,現在去産能主要有四大路徑:一是從解決僵屍企業入手,加快清理退出;二是加快企業並購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三是擴大出口,開闢新的市場,從需求端加快去産能;三是加快産能輸出,在供給端消化産能。

  優化重組重塑産業活力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從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對於供給側改革的表述看,企業盈利水準是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核心指標。提升企業效率,提高企業盈利水準,恢復産業活力,這正是化解過剩産能、産業優化重組的重要目標。

  李錦預測,在“去落後、育先進”的過程中,過去那些靠低端附加值以及能源消耗的企業會加速退出市場,特別是一些沒有核心競爭力和先進技術的“僵屍行業”,過去靠政策扶持和銀行貸款存活,在新的條件下很難獲得政策支援,將退出市場,這最終有助於整個行業恢復活力。

  當前,多個行業、多個地區的産能過剩正引起各方的擔憂,它可能引發通縮、失業、經濟動力不足等一系列風險。一些決策者對去産能聞之色變,認為去産能就是“破”。

  “去産能也可以是‘立’,通過並購重組,可以有效緩解去産能的陣痛,同時重塑企業活力。”李錦説,在去産能的過程中,要把增強企業活力放在突出位置,重視智慧財産權保護,完善商業法制,切實發揮企業家的重要作用,著力營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場環境。

  與此同時,通過優化重組和創新驅動,培育優質産能,推動産業向中高端發展,讓中國經濟在轉型升級中獲得更高品質的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