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楊紅旭:供給側改革之下 房地産去庫存如何發力

  • 發佈時間:2015-11-24 06: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專題研究了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據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透露,近期著重要打好4個殲滅戰:一是化解過剩産能;二是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三是化解房地産庫存;四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近期決策層也在多個場合提及房地産高庫存,多種資訊表明,樓市去庫存正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的重要工作。那麼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房地産去庫存該如何發力?

  關於去庫存,楊偉民表示:化解房地産庫存,促進房地産持續發展,不能片面理解為僅僅是為了當期經濟增長,更主要的是為了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促進農民工在城鎮定居落戶。但是促進農民工市民化,光靠戶籍制度改革是不行的,還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使他們形成在城鎮買房、特別是租房的預期。

  由此可知,接下來房地産政策或將分為兩個層面:一是中長線改革;另一個層面是短線政策。

  在中長線改革層面,主要依靠戶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

  關於戶籍制度改革,2014年7月出臺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規定,進一步調整戶口遷移政策,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加快建設和共用國家人口基礎資訊庫,穩步推進義務教育、就業服務、基本養老、基本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常住人口。到2020年,基本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可見,目標非常明確,就要讓外來常住人口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務。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4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農民工總量27395萬人,同比增長1.9%。其中,外出務工者16821萬人,增長1.3%。值得關注的是,外出務工者在單位宿舍、工地工棚和生産經營場所居住的比例均比上年有緩慢的下降,而租賃住房和在務工地自購房的比例則小幅提高。在自購房農民工中,在小城鎮購房的佔49.1%,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

  農民工自購房的比重雖略有增長,但仍然非常低,而且主要集中在小城鎮。這反映出兩點:一是農民工收入偏低,多數只能在小城鎮購房;二是農民工在大中城市,享受不到市民化的公共服務,即便有一定的購房能力,也不願紮根在大城市生活。

  當前戶籍改革的方針是: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因此,農民工自購房多在小城鎮,可能與落戶相對容易有關。

  為了加速落戶,相關部委很可能出臺一些細化措施:比如健全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在一定時期內維護進城落戶農民的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加快建立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範運作等。

  而各地也將加快落實戶籍改革政策,實際上一年多來,多地已進入新型戶籍制度成型期,不少省份出臺的戶口遷移條件較為寬鬆,居住證制度已成為共識。

  筆者認為,住房制度改革大局已定,核心是實行商品房和保障房供應雙軌制,但也有值得細化之處。比如在金融方面,公積金制度應當改革,應建立政策性住房銀行,推進房貸資産證券化;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只要是常住人員且擁有居住證,就應根據其居住年限、社保繳納情況等享受不同程度的住房保障;完善城市更新(舊改、棚改、城中村改造)政策。

  而從短線政策來看,則需要四方面的措施:一是個人房貸進一步寬鬆,首付仍有降低的空間;二是應取消二手交易的營業稅,暫緩房地産稅立法,首套房貸利息可抵個人所得稅;三是貨幣政策繼續寬鬆,繼續降準降息;四是棚改拆遷補貼以貨幣為主,實物為輔。

  (作者為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副院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