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驅動加快小城鎮建設的對策

  • 發佈時間:2015-05-29 09:36:2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小城鎮建設對根本解決我國“三農”問題、加快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促進城鄉一體化新格局實現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黨的十八大提出,推動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同步發展。這些都勾勒出我國城鎮化發展的藍圖,明確了小城鎮的建設的戰略地位和創新發展的根本方向。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小城鎮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城鎮化水準有了顯著提高,但目前也暴露出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借鑒國外小城鎮建設經驗,中國小城鎮建設需以規劃為龍頭,創新管理體制,探索多元模式發展,才能具有超前性並可持續性健康發展。

  ?新型城鎮化 創新求發展 規劃是龍頭 特色是生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型城鎮化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小城鎮乃“城之尾、鄉之首”,建設和發展小城鎮,不僅是我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徑,更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這一事關中國現代化建設根本問題的重要舉措。

  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小城鎮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城鎮化水準有了顯著提高,但目前也暴露出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借鑒國外小城鎮建設經驗,中國小城鎮建設需創新發展,才能具有超前性和可持續性。

  堅持規劃先行,實現特色發展

  小城鎮建設有著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以及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和最終實現現代化的戰略地位。小城鎮的發展規劃是龍頭。

  小城鎮建設規劃的制定要依據城市發展的一般規律,結合本地自然、歷史文化人文環境和經濟條件特徵,凸顯城市鮮明的特點,確立城市的發展方向和定位,以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小城鎮建設規劃目標應與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相統一,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放在首要位置優先建設,完善小城鎮基礎設施。實行“梯度戰略”發展小城鎮。根據小城鎮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和區域經濟實力有限的情況,在區域佈局上實行梯度發展戰略,確定城鎮化路線圖。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廣泛吸引域內外人口、資金、技術、産業向發展經濟基礎好,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産業基礎相對健全的中心鎮、建制鎮集中,再以此為中心,吸引、帶動周邊落後的小城鎮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確定小城鎮的規模。在鄉鎮企業比較發達且分佈比較集中、城鎮密度比較高的地區,選擇以中心城鎮為中心,其他城鎮分佈周圍的方式,形成小城鎮的集群發展模式。要嚴格編制和執行規劃。突出規劃編制的超前性、連續性和可操作性,堅決貫徹“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思想。規劃制定後的監督實施同樣重要。各級領導幹部應把小城鎮建設規劃作為日常工作綱領堅決實施,維護其權威性,不管領導怎麼換,規劃實施的延續性不能變。

  南京江寧上坊小城鎮建設不失為小城鎮特色發展的成功範例,上坊鎮以江寧拆縣設區為契機,依託周邊擁有開發區、高新園區、東山國際企業研發園的園區優勢,又有麒麟科創園、仙林大學城的學術技術優勢,還有古運糧河、青龍山、梁武帝陳霸先陵墓故址的人文優勢,確立“智慧品質新城,國際生活社區”的小城鎮發展定位,進行全面的規劃設計,使上坊小城鎮建設實現特色發展,值得借鑒。

  ?改革融資體制,探索多元模式

  小城鎮建設要健全城鎮功能,改善城鎮環境,這是城鎮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而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改變政府單一的投資方式,加大城鎮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資模式,鼓勵和引導多種社會資金,積極投入小城鎮建設。

  首先要開拓思路,大膽創新,拓寬政府融資能力。鄉鎮政府作為基礎設施項目如交通、電力、衛生以及環境整治等一些純公共物品的投資主體,面臨巨大資金壓力,要想增加鄉鎮政府的收入,可以嘗試有償使用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辦法,使城建資金得以補償,例如拍賣現有公益事業、基礎設施若干年使用經營權、拍賣公用設施、道路的冠名權等方式籌措資金。其次要創造條件吸引社會資本投資小城鎮建設。要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方面的主導作用,按市場規則辦事,尊重投資者利益,使農民和社會資本願意向小城鎮投資建設上投入。制定註冊登記、用地制度、稅收減免、産業扶持等方面優惠政策,調動有投資能力和意願的農民、個體、私營業主到小城鎮投資的積極性,吸引其將資金投向城鎮,創辦工廠、開商店。也可以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投資具有經營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三是扶持鎮域特色産業,形成産業支撐。優先選擇具有産業優勢的鄉鎮,整合人力和資金,扶持鄉鎮形成較有特色的産業及産品結構,從而為當地居民創造良好的創業和就業環境。有了産業支撐,各鄉鎮就能夠“自我造血”,依靠自身經濟力量展開小城鎮建設。

  成都郫縣安德鎮在吸引民間資金參與工業園區建設方面開展了有益的探索,引進了四川世創公司組建安德城鎮建設投資公司,負責安德工業園區的建設,投入資金完成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世創公司獲得部分建設用地回報,政府在不出資情況下完成2.2平方公里園區建設。

  ?培育支柱産業,促進産業積聚

  小城鎮是在工業及第三産業蓬勃發展基礎上吸引人口集聚而形成和發展的,小城鎮的可持續發展也需要産業良性發展作為支撐。隨著小城鎮企業數量的增加、規模的擴大,進而帶動勞動力向小城鎮集聚,促進第三産業發展,小城鎮才能發展壯大。而鄉鎮企業向小城鎮工業園區集中,也有利於降低管理和污染治理成本,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優化小城鎮的發展環境。要解決企業向園區集中問題,最重要是要消除企業的後顧之憂,即降低搬遷成本、優化配套的基礎設施和優惠的政策扶持。因此,一方面採取有效措施,制定優惠政策,完善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使企業降低搬遷成本,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企業向小城鎮園區集中。另一方面,要求新建企業或者改擴建的企業必須在小城鎮規劃的工業園區內建設,使企業逐步向小城鎮集中。

  小城鎮建設最根本的是要發展特色經濟、培育支柱産業,否則,小城鎮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出現“空城”。因此,在建設小城鎮的同時,必須把發展特色經濟、培育支柱産業擺到突出的位置。發展特色經濟,培育支柱産業,必須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和條件,圍繞建設工業帶動型、商貿流通型、旅遊拉動型、資源開髮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鎮,來確定産業發展的重點和建立主導産業。把發展特色經濟同建設特色城鎮結合起來,把建設農業産業化同培育支柱産業結合起來,通過培育一、二個産業和幾個龍頭企業,建立起小城鎮發展的支柱産業優勢。有了具有特色的支柱産業,小城鎮的發展才具有充足的活力和後勁。

  加強基礎建設,提高服務水準

  要集中力量加強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依據小城鎮自身特點,按照現代城市高標準建設供暖、供氣、供電、排水、交通通訊、垃圾處理等公共服務項目,增強小城鎮的吸引力和輻射力,為企業和居民提供設施完備、服務週全、環境優美、管理到位的居住條件。逐步提高小城鎮公共服務水準,通過興建中小學、衛生所、科技活動室、敬老院,重點解決居民醫療、教育、就業、出行、居住等實際問題,提高居民生活滿意度。積極探索提高小城鎮公共服務水準的新辦法。條件成熟的小城鎮可以嘗試建設獨具地方特色的標誌性建築,彰顯城鎮文化品味,形成聚合力,提高小城鎮影響力和知名度。

  要進一步理順小城鎮建設的管理體制。通過轉變管理方式,提高管理能力,進一步強化對小城鎮建設的領導,健全和完善小城鎮建設管理機構。加強對鄉鎮領導和業務部門負責同志的業務知識培訓,不斷提高工作水準。加強小城鎮建設幹部隊伍建設,適時注入新鮮血液。積極引導各地牢固樹立“三分建設,七分管理”的思想,鞏固小城鎮建設成果,確保小城鎮建設工作的有序、穩妥、健康發展。

  ?健全配套制度 加快體制改革

  當前,特別應當重視小城鎮發展的有關政策研究,加快小城鎮發展由政府主導型向市場主導型的轉變,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健全城鄉資源良性互動的市場體系,促進小城鎮的快速發展。要以制度創新推進小城鎮建設。制度創新的目標就是要促進城鄉之間要素的合理流動,實現城鎮化與工業化的同步及經濟發展的協調,最終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的“四個融合”:即城鄉人口融合,城鄉政治一體,工農聯盟更加緊密;城鄉經濟融合,城鄉經濟優勢都能得到有效發揮,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城鄉文明融合,社會進步的成果為全社會所共用,農村居民能夠充分享受城市文明,城市居民也能夠充分享受農村的自然風光,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

  要形成城鄉一體化的工作格局和推進機制。在總體規劃和建設部署中,堅定不移地加快小城鎮發展,堅定不移地把優先發展小城鎮作為重要抓手,推動小城鎮發展全面納入支援“三農”的各類規劃、計劃,把有利於縮小城鄉差距、繁榮小城鎮經濟作為制定經濟社會政策的重要原則,形成城鄉一體化的工作格局和推進機制。

  改革城鎮行政管理體制,適當擴大鄉政府管理許可權。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的原則和“小政府、大服務”的目標要求,構建職能明確、結構合理、責權一致、廉潔高效的鄉鎮治理結構,賦予鄉鎮在建設管理規劃小城鎮方面必要的權利。縣(市)政府凡是與鄉鎮小城鎮建設與管理方面有關的權力都要下放給鄉鎮政府。職能要歸位,要賦予鄉鎮政府在發展和管理小城鎮方面必要的事權和人權。各鄉鎮要加大小城鎮的建設和管理的力度,真正發揮主體和主導作用。按照分稅制原則縣、鄉之間建立新型的財政分配關係,分配比例上要儘量向鄉鎮傾斜,從財政體制上為小城鎮發展建設提供充足的調控資金。

  目前小城鎮在財政、稅費、土地、社會管理、戶籍等方面沒有決定權,阻礙了小城鎮的發展壯大,應探索小城鎮管理體制改革,賦予小城鎮等同於大城市的相應權力,強化鄉鎮政府在産業、科技、資訊、就業和社會保障、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務職能。應完善流轉制度,明確土地流轉的途徑和管理方法。允許小城鎮規劃區內的集體土地使用權採取作價入股、出讓、轉讓等方式參與小城鎮的開發。

  小城鎮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資訊、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務等為特徵的地域系統,是系統工程,涉及到城鎮規劃、城鎮經濟、城鎮基礎設施、城鎮綜合配套改革、城鎮投融資、城鎮的社會保障體系等,需要統一部署,統籌規劃,積極推進,各部門相互配合,搞好服務,調動群眾參與小城鎮建設的積極性,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韓喜平 王一)

  參考文獻:

  1〕蘇保忠劉俊華.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小城鎮如何可持續發展〔J〕.標準生活,2013(03):15.

  2〕曹小琳馬小均. 小城鎮建設的國際經驗借鑒及啟示〔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6/2)。

  作者簡介:

  作者:韓喜平,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一 :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專業博士生。

  韓喜平,男,內蒙古烏拉特前旗人,1965年出生,政治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在《馬克思主義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社會科學戰線》、《學習與探索》、《求是學刊》、《當代經濟研究》等雜誌發表科學研究論文百餘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求是(百家言)》等轉載。撰寫和主編《中國農戶經營系統分析》、《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發展道路研究》等專著和教材7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制度建設研究》、財政部、教育部農林實踐基地重大項目,完成教育部思想政治重大委託項目《大學生思想政治測評體系研究》等項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