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淘汰“僵屍”需要快馬加鞭

  • 發佈時間:2015-11-23 03:34:51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葉檀

  “僵屍企業”指沒有競爭力,靠吸食社會資源混沌度日的企業。以A股上市公司計,經濟學家董登新對其給出的量化指標是:扣除非經常損益後每股收益連續3年為負數。有媒體篩選統計,滬深兩市有多達266家上市公司,扣非後每股收益在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三年均為負數,比例佔到上市公司總數的10%。

  2015年三季度末,上述266家公司負債總額合計高達1.6萬億元,266家公司的資産負債率達68.65%,剔除43家金融企業,A股市場整體的資産負債率是60.95%。這還是比較樂觀的數據,因為,以往從國企剝離出來上市的通常是比較好的資産。

  維持“僵屍企業”的成本,是讓市場自然成長的成本的數倍。“僵屍”會源源不斷地吸納社會資源,以更低的借款成本借新還舊,有時政府不得不大動干戈為他們進行幾萬億乃至幾十萬億的債務重置。從2012年到2014年三年期間,上述266家公司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高達2500億元、獲得政府補助達356億元。事實上,如果把獲得政府補貼後贏虧勉強持平的上市公司也包括在“僵屍企業”內,失去生命力的企業數據會更多。

  現在,上市公司從政府手中獲得了多少補貼呢?2014年上市公司中報顯示,近九成上市公司獲得了“政府補貼”,總金額逾320億元。央企國企及“凈利潤排名前十的公司”拿了大頭:央企獲補貼金額佔上市公司獲補貼總金額的31.43%,地方國有企業獲補貼金額佔30.21%。

  這是個逆向激勵機制,用補貼堆出高營利,究竟何為?

  淘汰“僵屍”會遭遇不少困難,有些企業處於大型基建、石油等命脈行業,職工數量動輒百萬,牽一髮而動全身。還有一些地方政府與企業則聲稱,如果取消補貼將導致經濟極大倒退。2014年12月9日,國務院發佈43號文,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的稅政管理許可權外,各地區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稅收優惠政策,但路徑依賴的改變仍然需要時間。

  淘汰“僵屍企業”需要把社會成本降到最低,用市場化的並購重組是較好的辦法。對於涉及安全性、公益性的企業,取消營利的要求;對於充分競爭性行業,則以營利與規則為準繩。

  “僵屍企業”會侵蝕健康企業的地盤,將特殊時期特殊的優惠政策視作永續存在的紅利。不難推斷,如果不進行根本性的變革,維持將耗費越來越多的公共成本。淘汰必須快馬加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