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吸取他國鼓勵生育經驗 讓中國夫婦敢生二孩

  • 發佈時間:2015-11-20 01:00: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梁建章  責任編輯:羅伯特

  撫養成本高使中國夫婦對生二孩望而卻步

  五中全會決定全面放開二孩,這一政策出臺的背景是,中國面臨低生育率導致的老齡化加速和少子化危機,有必要放寬生育政策從而提升生育率。雖然生育政策允許生二孩,但如果沒有配套的福利政策,很多中國夫婦會由於生活壓力大,孩子撫養成本高,不敢生二孩,新政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當今中國家庭撫養孩子的成本有多高?《經濟學人》援引瑞士信貸2013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在中國,一對夫婦每年平均要在孩子身上花費2.25萬元(約合3600美元),直到孩子年滿18歲——這比平均每個城市家庭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四分之三還要多。據《新京報》報道,在北京生二孩的成本總計達到約38.6萬至143萬元。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現在撫養孩子成本之高。

  各國推出多項政策鼓勵生育

  為了讓更多的家庭願意生二孩,政府有必要出臺一些有利於減輕育齡夫婦負擔的政策。世界上其他國家鼓勵生育方法值得借鑒。這些辦法可分為:宣傳號召、名譽獎勵、經濟輔助、減免稅收、生育保障等。

  一是宣傳號召。俄羅斯政府印製並在街頭張貼了許多鼓勵生育的宣傳海報。在莫斯科地鐵,一幅海報上畫著一名婦女抱著3個嬰兒,另一幅海報上則印著“愛國從家庭開始”的字樣。

  南韓大韓家庭保健福利協會募集了一些鼓勵生育的標語,以公共汽車廣告等方式進行大規模宣傳。

  二是經濟輔助。在日本,每生一個孩子政府會一次性獎勵42萬日元“生育金”。

  2010年7月,伊朗政府宣佈,將為每名新生兒設立銀行戶頭。按照這一計劃,政府將在國有銀行為每名新生兒設立一個950美元戶頭,以後每年撥入95美元,直至孩子長到18歲。孩子的父母也將為這一賬戶投入同樣數目資金。孩子從20歲開始可以領取這筆錢,用來支付教育、結婚、健康和住房費用。

  俄羅斯于2007年開始實施“母親基金”項目,生育第二個以及更多孩子的家庭就可以申請。從2013年起,俄羅斯在人口出生率較低的66個聯邦主體地區實施了新的補貼,即生育第三胎或更多子女的家庭,在新生兒滿三周歲前,每月還可獲得5000至11000盧布不等的補貼。此外,為了讓女性在生育後沒有後顧之憂,2013年12月國家杜馬三讀通過法案,確保生育三個孩子的女性可以獲得4年半的産假在家照顧子女,並且會獲得一定的補助。産假時間算入工齡,女性可以隨時要求返回工作崗位。俄羅斯還向多子女家庭免費提供住房用地,並向生育四個或七個子女的家庭分別頒發“光榮父母獎章”和“光榮父母勳章”,以及榮譽證書和10萬盧布的資金獎勵。

  德國政府規定,停職在家照顧孩子的父母全年每月可得到相當於稅後月收入2/3的補貼,每月最高可達1800歐元。如果父母中的一方繼續停職2個月,則可享受14個月的補貼,即最高為2.52萬歐元的生育福利津貼。

  三是名譽獎勵。法國政府不但在物質方面獎勵多生,也在名譽方面獎勵多生,生育八胎及八胎以上的婦女可獲得金質共和國家庭勳章。2008年5月,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簽署一項政令,向多生育的婦女授予“父母榮譽勳章”,以表彰她們為俄羅斯作出的貢獻。

  四是減免稅收。南韓政府在2010年審議了《地方稅法修正案》。修正案規定,養育3名及3名以上未滿18歲子女的家庭及養育者,在購買汽車時將享受減免使用稅及登記稅的優惠政策。根據修正案,截至2012年,多子女家庭在購買及使用15座以下汽車以及1噸以下貨車時,可免除一輛車的使用稅和登記稅。此外,除7座到10座汽車外,其他轎車最多可減免40萬韓元(1美元約合1140.5韓元)的使用稅及100萬韓元的登記稅。

  五是生育保障。台灣地區從2009年開始實施“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制度。台灣民眾凡依法參加就業保險,年資合計滿1年以上,在子女滿3歲前,依“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辦理育嬰留職停薪者,即可享有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權益。為了育嬰不上班,每個月還可以拿到工資60%的收入。而按照規定,台灣民眾每一子女最長髮給6個月津貼。若夫妻兩人都符合請領資格,可先後提出申請,合計每一子女最長可請領12個月。

  南韓政府面向月收入低於一定水準的新婚夫婦每年提供5萬套保障性住房,為懷孕女性提供一定的産前診查費用,子女不滿6歲時,女性可以有1年時間在家養育子女,每月可領取40萬-50萬韓元的底薪,並保留職位等。

  瑞典政府認為,生寶寶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兒,父親也必須承擔責任,並立法對男性休産假做出規定。為了鼓勵父親多休産假,瑞典的社會保障部門還設立了獎金,在休夠法定的60天産假後,父母每多休30天産假,就可多領取3000克朗獎金,如果父親和母親在休産假上做到“完全平等”,即每人休假240天,這對父母可領取135000克朗的最高獎金。

  在法國,孕婦一共有16周産假,至少有2周可以在生育前使用,剩下的14周生育前後都可使用,休産假的政府員工拿100%工資,私企員工視公司情況而定,上限是每月3,129歐元。父親可以有11天的陪産假,休假期間工資照拿。如果一對夫婦為各自的僱主工作超過一年,那麼他們都有權請假在家帶小孩,直到小孩3歲。

  人口政策改革方向是全面放開生育

  這些鼓勵生育的國家和地區的生育率絕大部分都遠遠高於中國,雖然鼓勵生育的力度很大,但生育率的提升依然非常有限。中國限制生育的時間比其他國家都長得多,中國的社會觀念和社會機制已經越來越遠離多生多育所需要的狀態。因此,中國的低生育率危機更加嚴重,要提升生育率更是難上加難。

  很多人不敢多生是擔心養育成本太高,這背後的原因又恰恰是社會平均生得太少。如果普遍生育兩三個孩子,每個孩子的平均養育成本不會這麼高,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也許不會成為常態,想多生的夫妻也許不會望而卻步。反之,生育率越低,家庭平均孩子越少,每個孩子的平均養育成本越高,一般家庭越不敢多生,反過來又導致更低生育率。

  考慮到嚴重的低生育率,並借鑒各國鼓勵生育措施,中國可採取如下措施鼓勵育齡夫婦生二孩:

  第一,將計生宣傳標語由“只生一個好”轉變為“多一個孩子就多一分希望”。

  第二,延長産假。《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産假,難産的應增加産假15天”。可以説,我國的産假是比較短的,建議可適當延長到120天。

  第三,二孩與一孩哺乳假應同等對待。按照目前規定,生育第一個子女並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哺乳假6個月;符合計生政策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哺乳假3個月。這種規定是歧視二孩,應該把二孩哺乳假也延長到6個月。

  第四,為二孩家庭減稅。對於生育二孩的夫婦,可酌情減免個人所得稅,以減輕二孩家庭養育孩子的負擔。

  第五,逐步將託兒和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圍,由財政撥款資助,完善農村幼兒園的基礎設施和師資配置。

  全面二孩政策是遠遠不夠的,即使全面所有夫婦都生二孩,生育率仍然低於更替水準,不能維持人口的可持續發展。何況並不是所有夫婦都願意生二孩。因此,人口政策改革的方向應是全面放開生育,並在生育率下滑時及時鼓勵生育。

  (作者為攜程旅行網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