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全面二孩將使中國總和生育率回歸正常值
- 發佈時間:2015-11-17 06: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7日訊(記者 馬常艷)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對我國的人口政策做出一項重大調整: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也明確提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並繼續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同時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發展。圍繞中國的生育水準以及人口政策,中國人口問題研究權威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近日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對中國未來發展意義重大,將促使中國總和生育率向正常值回歸,但總和生育率回到2.1左右的水準可能性不大。蔡昉表示,有人認為中國已陷入“極低生育率”、“總和生育率低至1.18”等説法站不住腳,這是因為“六普”的原始數據中存在一定誤差。
總和生育率沒有低至1.18
總和生育率是一個時期生育水準的度量指標,合理的生育率水準是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國際上通常將總和生育率低於1.3%稱為“低生育率陷阱”或者“極低生育率”,認為這樣的人口在人口更替、再生産和人口未來發展上不利。
一直以來,關於中國總和生育率高低的爭議不斷。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當時中國的總和生育率為1.2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這一數字下降為1.18,而這兩個數據沒有被人口主管部門所採用。國家衛生計生委今年7月10日公佈數據顯示,“十二五”以來我國總人口繼續增長,2014年末達到13.68億人,受人口年齡結構以及生育政策調整的影響,出生人口保持增長態勢,總和生育率為1.5%至1.65%。另外一方面,有人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斷定目前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已經低至1.18的水準,今後還將越來越低,已經到了“危機”和“陷阱”的境況。
蔡昉表示,第六次人口普查原始數據計算中國的總和生育率為1.18,之所以不説中國總和生育率為1.18,是因為普查中還是有誤差的。“現在大多數人口學專家都認為需要做一定調整,這裡邊有人認為偏低,為1.4,也有人認為高一些,為1.6,但總的來説不會是1.18”,蔡昉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説。
一般來説,保持2.1這個更替水準左右的總和生育率(婦女終身生育的平均孩子數),有利於達到人口均衡發展。蔡昉表示,從我國特殊國情出發,今後一段時期比較適宜的生育率水準,應該在1.8左右,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人口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均衡協調。
“全面二孩”可提高經濟潛在增長率
《建議》明確提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的要求,強調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蔡昉認為,《建議》提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的要求,是基於我國人口發展的新特徵,為了更有力地應對未富先老這一新挑戰。
鋻於我國總和生育率目前在1.5—1.6之間,大大低於更替水準,人口老齡化已經突出顯現,人口素質亟待提高,蔡昉認為,《建議》在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注重家庭發展和關注婦女、未成年人、殘疾人等人口群體等方面做出了戰略部署。
蔡昉指出,從必要性看,實施“全面二孩”這一政策調整的預期目標,是順應群眾的現行生育意願,促進總和生育率向1.8這個水準回歸,避免人口總量達到峰值後過快減少。從長期來看,這一政策的實施可減緩人口老齡化進程,在一代人之後可以增加勞動力供給,降低人口撫養比,提高經濟潛在增長率。
根據一些學者的估算,總和生育率每提高0.1,可以把達到老齡化高峰期時的老年人口比重降低1.5個百分點;如果總和生育率提高到接近1.8的水準,與總和生育率1.6的情形相比,可在2036—2040年期間把經濟潛在增長率提高0.2個百分點。蔡昉表示,從可行性看,在前期生育政策調整的鋪墊下,這一新步伐既是積極的,也是穩妥的。
“新人口紅利”要靠生産率提高
在全面放開二孩之後,如果達不到1.8的總和生育率目標,會否全面放開生育?蔡昉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現在的政策是樹立一個向1.8或者2.1的總和生育率回歸的目標,未來只要能在現在基礎上有所提高,對人口均衡發展就是有利的變化,但想回到2.1那麼高的生育率可能性不大,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隨著其每人平均收入水準的提高,生育率都會下降,即使沒有了政策的限制,生育率下降也是一個長期的趨勢。
“中國努力讓人口發展更均衡,也不僅僅靠生育率水準來實現,還有其他的努力方向”,蔡昉指出,如果中國永遠靠人口數量來取勝,永遠靠人口紅利來實現增長,就永遠是發展中國家。中國2020年就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那之後中國就要從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要靠生産率的提高,包括人力資本水準的提高、科技的創新、資源更好的配置,這些都是未來經濟增長的源泉,唯獨不再靠人口數量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