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日報:調整融資保證金比例意在防範風險

  • 發佈時間:2015-11-17 15:04: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不得低於50%調至不得低於100%

  ▲ 提高融資保證金比例是避免市場過熱、非理性上漲的有力舉措,並非為了限制融資規模,而是為了降低杠桿率、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防範系統性風險

  ▲ 從中長期看,有利於穩定市場走勢,引導價值投資。應進一步完善配套措施,保持杠桿的合理比例,引導資金更多地流入實體經濟

  11月13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對外宣佈修訂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調整融資保證金比例,將原規定不得低於50%,調高至不得低於100%;調整後,新開倉融資合約的杠桿水準,將由最高不超過2倍,降低至最高不超過1倍;融券保證金比例不變,仍維持不得低於50%的要求;各證券公司在符合監管要求前提下,可根據客戶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自主確定具體比例。

  此次滬深證券交易所為何對融資保證金比例作出調整?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學者。

  有助於降低杠桿率

  “提高融資保證金比例的目的並非限制融資規模,而是為了降低杠桿率、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和防範系統性風險。投資者只要有擔保物,所有流程合規,仍然可以正常融資交易。”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

  據介紹,近期市場融資交易額快速上升,部分客戶融資出現追漲現象,風險有所提升。特別是11月份以來,日均融資交易額1374.65億元,較10月份增長35%。在此背景下,適當提高融資保證金比例,降低新開倉融資合約杠桿水準,有利於防範系統性風險,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張曉軍表示,滬深證券交易所此次修訂主要依據是《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根據該《辦法》,證券交易所建立融資融券業務風險控制指標浮動管理機制,對融資融券業務實施逆週期調節。證券交易所應當根據市場發展情況,對融資融券業務保證金比例等進行動態調整,實施逆週期調節。

  業內人士表示,出於風險管控的考慮,今年上半年,部分證券公司已經提前調整融資保證金比例,目前行業內平均融資保證金比例約為70%,部分證券公司實際比例可能更高。因此,本次融資保證金比例調整,對市場和行業影響不大。

  有利於引導價值投資

  考察股市的杠桿水準,有兩個重要指標:一是融資買入佔整個市場交易額的比重,二是融資餘額佔流通市值的比重。由於每個國家的股權結構和交易頻率等狀況不同,這兩個指標的變化情況也有區別。但是,總體看,這兩個指標增加過高、過快,往往意味著杠桿資金過多、市場追漲的情緒氛圍過重。

  據公開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A股融資餘額累計凈增1251億元。在11月份前8個交易日,融資餘額累計凈增1200億元,日均增加150億元。9月份融資買入額佔A股交易額的比重為10%,10月份為11.7%,11月份則維持在13%至14%之間。融資餘額佔A股流通市值比例從10月初的2.64%上升至目前的2.77%。

  “從成熟市場的經驗看,過高的杠桿水準很可能會引發市場過熱、投資者盲目追漲殺跌。因此,逆週期調節、保持杠桿合理水準、防範系統性風險很有必要。此次修訂中,融券保證金的比例保持不變,融資交易依然可以正常進行。”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説。

  博時基金總經理江向陽同樣認為,“提高融資保證金比例是避免市場過熱、非理性上漲的有力舉措,應進一步完善配套措施,保持杠桿的合理比例,引導資金更多地流入實體經濟。”

  “根據成熟市場經驗,調整融資保證金比例是監管層規範風險的主要手段之一。”銀華基金研究總監董嵐楓説,“滬深證券交易所修訂融資融券實施細則,明確了杠桿比例,短期看,對市場的實質性衝擊有限;從中長期看,有助於穩定投資者對於市場暴漲暴跌、資金操縱股價干擾市場的擔憂,有利於穩定市場走勢,引導價值投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