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盤點:網路假冒侵權典型案例

  • 發佈時間:2015-11-16 11:32:0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瀏覽網頁——點擊滑鼠——等著快遞送貨到府,這樣的“網際網路+”生活方式如今越來越普遍。大到汽車家電,小到玩具零食,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一站式解決。

  但是,“打開窗戶,新鮮空氣會進來,蒼蠅也會飛進來”,網購一族或多或少都經歷過“假貨之痛”。記者梳理了近年來具有典型意義的網路假冒侵權案件,一起回顧一下那些年,坑過我們的假貨。

  ——浙江微信售假獲刑第一案

  今年4月,36歲的何某因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被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並處罰金人民幣6萬元。

  2013年5月何某通過微信發佈了“香奈兒”“GUCCI”“迪奧”“普拉達”等奢侈品A貨的銷售資訊。截至2013年12月,銷售金額累計超過10萬元。

  ——重慶自媒體售假販私煙草大案

  2014年11月,重慶市公安局通報了一起涉案2億元的售假販私煙草案,抓獲犯罪嫌疑人52人,查獲網上銷售各類假煙、走私煙2萬餘條,以及大量走私洋酒、走私化粧品,涉稅價值上千萬元。

  經查證,該犯罪團夥通過手機、網際網路把假煙、走私捲煙的圖片發佈在“微信”朋友圈、“陌陌”、QQ空間等,形成“網店”進行銷售併發展下級代理,並利用支付寶、銀行匯款、現金交付等方式進行收付款,通過物流快遞方式運輸發貨。

  ——湖北網際網路銷售假藥大案

  湖北省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今年9月通報11起藥品醫療器械化粧品違法典型案件,其中最大案件為系列重大生産銷售假藥案,涉案貨值1億多元。

  經查證,10多個團夥涉案從河南、北京等地購進假藥原料、包裝材料,在多地組織生産、包裝假冒“護肺養生舒”“人知降糖膠囊”等降壓、降糖、治療皮膚病、風濕病等常見病、多發病的假藥,通過網路、報刊發佈虛假廣告,接受網路訂單,經物流轉机將假藥銷售給患者,並代收款項。

  ——打“飛的”趕新品發佈會的老闆網店賣假被捕

  2013年9月,杭州的李某因開網店售假被警方以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逮捕。2010年,她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專售各類高倣奢侈品的店舖,短短6個月,銷售額高達2000萬元。案子因涉嫌金額特別巨大,是公安部統一協調,省市區三級經偵部門聯手淘寶網偵辦。

  為了獲取一手時尚資訊,李某多次飛往法國戛納,去各奢侈品品牌店舖試穿當季最新的流行服飾、鞋包,並將拍下的照片發給廣東、深圳等地的廠家進行仿製。

  ——快播被判定侵權獲2.6億罰單

  2014年6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向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2.6億元天價罰單即日生效。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快播公司未經權利人許可,通過其經營的快播播放器軟體向公眾傳播了24部影視劇作品。決定書正式認定快播公司非法經營額為8671.6萬元,對其處3倍的罰款26014.8萬元。

  ——國內首例高清影視作品網路盜版案

  2014年5月,全國首例網路盜版數字高清影視、遊戲、音樂作品侵權案“思路網侵權案”宣判,網站負責人周志全因侵犯著作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100萬元。

  法院查明,周志全和朋友在破解了正版影音作品後傳到網上,以會員收費下載觀看方式牟利。作為中國最大的高清門戶視頻網站,網站上不僅有上萬部高清藍光電影,還有各種視頻和影視節目,網站註冊會員達40余萬人,累計下載量達2000余萬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