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業投入不能零碎化

  • 發佈時間:2015-11-16 06:41:5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農業是國計民生的根本,《農業法》執行情況如何關係著我國糧食安全、農民增收等重要問題。今年4至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檢查組對農業法實施情況進行了檢查,並於近日將檢查情況的報告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進行審議。

  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糧食産量達到12140.5億斤,實現“十一連增”。棉花、油料、肉類、禽蛋、水産品、蔬菜、水果等主要農産品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5919元增至2014年的9892元。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三農”投入的加大。據統計,2010年至2014年,全國一般預算農林水支出累計57272億元,年均增長14.6%。2015年,全國預算安排農林水支出16953億元,比上年增長11.4%。

  然而,雖然各級財政支農投入數量不斷增加,但與農業發展的需要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支農投入機制有待完善。報告指出,現有支農投入存在結構不合理、使用分散、效率不高等問題,涉農補貼項目“點多、面廣、量小”問題突出。

  關於農業補貼過於零碎,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李燁委員深有體會:“現在各種涉農補貼大約有20多種,有些補貼每戶只拿到10多塊錢,村民去領這筆錢要翻山越嶺,老百姓覺得很不划算。建議具體扶持的方式能夠適當改變,集體性的基礎性項目多扶持一點。”

  “目前各類資金分屬多個部門管理,難以實現集中財力解決突出問題,而且也極易出現同一項目在不同部門之間重復申報的現象。”對此,車光鐵委員建議,要進一步優化農業投入結構,合理增加農業生産性投入比重。同時,進一步強化支農資金整合機制,圍繞重點項目建設,將各類資金打捆使用,集中投放,有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對於如何優化投入,來自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馮樂平認為,支農資金不能“撒芝麻鹽”,未來涉農資金的整合應該向新型農業專業經營主體傾斜,比如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向更加重點的産業、領域傾斜。

  對此,檢查組建議要進一步優化投入結構、加大投入總量。要深入推進涉農資金整合,保證資金集中用於農業現代化的關鍵環節和關鍵領域,重點支援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結構調整,新增補貼向糧食等重要農産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産糧大縣傾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