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精耕細作待春來

  • 發佈時間:2015-11-16 06:41:5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近,許多創業者感受到,創新創業投融資在一些領域遇到了“冬天”。對於這個“冬天”,有的人認為需要“抱團取暖”,有的人堅信“創造價值就沒有寒冬”,還有人覺得當下才是最好的“播種期”……在這個“季節”裏,創業者處於怎樣的狀態和心境呢?《經濟日報》記者進行了調研採訪。

  注重細節 打造精品

  “這是我們開發的可可旅行産品,你覺得怎麼樣?我們精挑細選了10家餐廳,而且每家都親自去踩過點。”創始人趙宇星點開一張張泰國特色餐廳圖片,興致勃勃地向記者介紹公司旅行服務在手機端的應用。這個曾參與創辦過“發現旅行”的24歲男生,比同齡人更加幹練。

  “我們希望能為出境自由行的用戶提供一款小而美的産品,一種管家式的服務。”趙宇星説這句話的時候,國內線上旅遊佔旅遊市場的份額比例已經超過10%。業內判斷,過了10%這個臨界點,旅遊市場的增長將進一步加速,同時也將迎來新一輪行業“洗牌”。

  身處行業中,趙宇星更切身感受到這種浪潮的涌動和衝擊:“去年這時候,旅遊項目拿到融資很容易,許多投資人都會在新興領域佈局。”一時間,可可旅行、口袋地陪等旅遊創業項目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今年,資本則普遍偏謹慎。”趙宇星感慨地對記者説。

  在旅遊行業創業,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通常來説,想要把控住整個鏈條,需要非常大的規模才能降低成本。而這對於創業團隊來説一般很難實現,所以我們唯有單點突破。”趙宇星説。在機票、酒店等領域的門檻壁壘較高、格局基本已定的背景下,新的旅遊創業公司在夾縫中游走,發現機遇。他們中的一部分瞄準目的地市場的餐飲、住宿等細分領域,推出垂直化産品,一部分則在個性化諮詢服務上下功夫,試圖實現流量轉化。

  可可旅行是幸運的,這個由9名年輕人組成的團隊,從一開始就沒有採用大規模擴張的戰略,而是將産品思維引入旅遊服務,打造精品、快速迭代,強調細節、注重口碑。這種策略也使已經拿到天使輪資金的他們,在今年下半年融資遇冷的環境中能夠相對安然。

  創造條件 堅持到底

  10月18日,中國農業大學校園裏,金黃色的秋葉在風中搖擺。在這裡,記者第一次見到了“阿姨來了”的創始人、CEO周袁紅。她受邀來給中國農業大學MBA班的同學們講授一堂創業課。

  “阿姨來了”所處的行業是近年在國內一二線城市發展迅速的家政服務業。但其所採用的模式,是當下融資遇冷的O2O模式。機遇和挑戰並存,如何闖關發展?面對中國農業大學同學的提問,周袁紅給出了自己的經驗和答案:埋頭,做好事情。

  “做事抓關鍵。家政服務業的核心要素是人,如何把人找出來、聚起來、留下來,考驗著創始人和公司團隊的智慧。”周袁紅認為,“阿姨來了”已度過招人困難期,現在關注的是如何讓更多人在這一平臺有所收穫,有榮譽感、歸屬感、責任感。

  “我們在業內首創了‘家政經紀人’模式。人員的業務考核以經紀人為核心,其收入採取分成制,充分調動了大夥兒的積極性。”周袁紅説。一位經紀人成為一個獨立考核的業務單元,其工作時間、出勤不再是公司關注的要點,合規性、誠信、訂單數與簽約數成為關鍵要素。此外,“阿姨來了”還專門成立了一所阿姨大學,在幫助阿姨們培養技能的同時,關注她們的心靈疏導等問題,每位阿姨都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絕活,都可以成為老師。如今,“阿姨來了”在全國共設有50家線下門店、300多位經紀人、超過5萬名阿姨,其中35%的家政經紀人月收入達到萬元。

  “創業,就是創造條件,成就事業。”在周袁紅心中,創業是一場“中長跑”,最終目標是為更多人創造長期價值,而不僅是盯著短期估值。“融資沒有到位之前,我們默默耕耘;融資之後,我們不改初衷。”周袁紅説。

  挖掘潛力 盤活資源

  “我為這個眾籌平臺已經籌備了兩年多時間。”投黑馬創始人兼CEO的姜楠看好影視業和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的前景,最近他終於下定決心,讓影視眾籌項目破土而出了。

  “選擇在文創行業創業,是因為我個人比較喜歡與文化創意有關的內容。”姜楠曾是一名媒體人。在一次次和採訪對象接觸的過程中,他發現自己愛好的領域有著非常大的發展潛力。

  今年1至9月份,全國電影票房收入達330.0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0.39%,超過去年全年的票房總量。對於火熱的市場,姜楠卻有著冷靜的判斷,“投資電影風險非常大,失敗率不亞於其他領域創業項目。而且一般來説,創業團隊很少能接觸國內一線的導演和明星資源。這也給了我另一種思路,大家都在搶‘好’的電影項目時,我們反而要去關注有潛力的新人新項目,挖掘有潛力的人和有爆髮式增長的項目”。

  為此,姜楠一直默默做著創業前期的積累,並努力將跨界資源貫通盤活。“我不斷告訴自己要有眼光,做好垂直電子商務,做好風險控制。”他説,從最初的構建團隊,到後來的項目眾籌,也經歷過曲折和關口,但“因為愛好,才能專注,才能堅持”。

  “專利技術是我們團隊創業的基石,也是其他團隊一時間難以超越的地方。”秒秒測公司創始人梁于陽選擇的創業領域是智慧硬體。他認為這個領域在未來5年內會有大的發展,“土壤會越來越肥沃”。而他現在所做的,就是用“工匠精神”研發好每一代産品。

  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企業感知到的創業融資“溫度”並不一樣。一些手握“種子”的企業,正在這個“冬天”裏抓緊時間孵化培育,為春天裏的“發芽”蓄勢蓄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