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學“烈士精神”對抗組織,別當笑話聽

  • 發佈時間:2015-11-16 02:30:54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來論

  據新華視點報道,為將貪腐醜聞曝光風險降到最低,一些官員精心挑選“合夥人”,製造範圍極小的“共腐圈”。例如,原萍鄉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張學民和原萍鄉市政協主席晏德文,多次訂立攻守同盟,張學民甚至借《龔全珍日記》裏講的一位革命烈士被捕後堅貞不屈的英勇事跡“鼓勵”晏德文與自己達成攻守同盟。

  烈士都是為正義事業獻身,一些腐敗分子做了齷齪之事,居然想要學習烈士精神保守骯髒秘密,煞是荒誕。耐人尋思的,是“惡搞烈士”暴露了某些人怎樣的價值觀?

  首先,我懷疑某些人是不是不懂“烈士”概念、人格與情操?歷史上出現的那些烈士,是以正向的信仰為價值基點的。而貪污腐敗則完全是為一己私利的齷齪行為,這樣的“信仰”,跟烈士比照太過扭曲。

  信仰低級的腐敗分子,不在少數。原南寧市委書記余遠輝在一次專題教育黨課上,用一句話驚呆了所有人:“有些黨員幹部違紀違法被審查,兩天啥都招了,沒有點骨氣和意志。”余遠輝的價值標準,與拿革命烈士英勇事跡鼓勵同夥對抗組織的扭曲人格,如出一轍。最不合時宜的是,余遠輝發表“腐敗骨氣論”,竟是在講黨課之時,可見,其價值扭曲到了何種地步。

  還有一些“惡搞烈士”的情況,近年來飽受詬病:一些官員在大吃大喝中喝死,組織上竟按“因公犧牲”善後,甚至有的被申請烈士稱號。“酒烈士”一詞由此誕生。而這個詞語的誕生,是對“烈士”概念的矮化,也是是非標準的模糊。

  要同夥學習烈士英勇事跡、訂立攻守同盟,與授予喝酒幹部“酒烈士”稱號,或許不是一個性質;然而,價值觀的扭曲卻如出一轍。

  □馬滌明(職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