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個人飛行時代即將到來永生機器寵物可陪你白頭到老

  • 發佈時間:2015-11-14 14:31:23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劉勇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業科技瞭望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劉勇

  自“伊卡洛斯之翼”起,人類對飛行的探索從未停止;科幻電影裏,未來世界機器人的亦正亦邪總能激發熱門話題;無論是海市蜃樓,抑或是盜夢空間,虛擬和現實之間的模糊界限總讓人著迷……在日前舉行的2015騰訊WE大會上,飛行探索、人工智慧虛擬現實這三大最熱門的前沿科技話題引爆各界關注。

  A、個人飛行夢正在成真

  身在“堵城”的上班族眼看馬上要遲到了,可交通路況一團糟,這個時候,也許不少人都曾想過如果能飛起來就好了。事實上,這並不是做夢,個人飛行時代正在來臨。

  曾被《時代》雜誌評為2010年50大最佳發明之一的光啟馬丁飛行包日前來到WE大會現場,據悉這個能實現個人飛行夢的發明馬上就要投入商業運營了。據深圳光啟科學董事局主席劉若鵬介紹,這將是世界上第一款商業化、實用化的飛行噴射包。背上這套飛行裝備,通過操作按鈕,個人即可實現垂直起降,也可以快速前行。

  據介紹,飛行噴射包由汽油發動機提供動力,實測可在海拔1500米高空以每小時35公里的速度前進,可連續飛行30-45分鐘,載重120公斤,最高時速80公里,用途包括監測、急救、安全等專業領域,以及休閒、旅遊、飛行訓練和個人出行等。首批交付的産品飛行高度被限定在海拔1000米,時速限定為74公里,可連續飛行30分鐘。劉若鵬透露,12月6日,光啟馬丁飛行包將在深圳的歡樂海岸進行中國首飛。

  事實上,馬丁飛行包已在京東上線,定價160萬元,選擇先支付2萬元意向金的方式申請。劉若鵬表示,上線當天點擊人數超出預期導致頁面癱瘓,目前已收到了1000多張申請表。申請用戶主要是發燒友,應急、定制旅遊等行業用戶以及申請運營鋼鐵俠俱樂部的用戶。對於非購買型會員,可以參考俱樂部的玩法,交較少費用成為會員,想來飛就飛一次。據悉,其潛在用戶還來自包括美國、東歐、印度等全球各地。

  不過,目前整個飛行器行業最大的瓶頸是重量問題,特別是燃料重量。而馬丁飛行包將突破半小時的飛行時長,將行業水準從之前以秒計算提高到了以小時來計算。

  B、明年將成為虛擬現實元年

  什麼是虛擬,什麼是現實?伴隨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答案將愈發模糊。倫敦奧運會上,John Lennon與萬人合唱“Hey,Jude”;台北小巨蛋,周傑倫與鄧麗君隔著時空深情對唱;音樂頒獎典禮上,Michael Jackson重返舞臺,用月球漫步、原地旋轉等動作帶觀眾重溫了流行天王的黃金時代。這些令人驚嘆的舞臺效果背後,都是虛擬現實技術在發力。

  眼下,虛擬現實技術開始進入消費市場。在WE大會上,透過日本藝術家淺井宣通發明的Face Hacking技術,“一人千面”只在毫釐之間。通過計算人臉輪廓技術,Face Hacking利用投影效果,瞬間變換人們的表情和外貌特徵。一旦投入商用,這款技術將大大拓展虛擬現實投影的應用領域。

  國內虛擬現實科技企業虛現科技CEO龐晨為大家介紹了公司研發的虛擬現實跑步機——KAT WALK。KAT WALK是繼美國公司Virtuix Omni和奧地利公司Cyberith Virtualizer之後,全球上市的第三款虛擬現實全向跑步機。通過KAT WALK行動平臺,使用者可打破現實與虛擬的隔閡,無障礙地行走、奔跑、跳躍、下蹲、坐下等肢體工作。該技術可讓使用者在現實中極小的空間內實現在虛擬世界中無限的行動,並將使用者的真實運動映射到虛擬場景中。

  近年來,虛擬現實行業正引發資本和公眾的關注。國際上Facebook、谷歌、HTC等巨頭都在加大投入,國內的騰訊、聯想、優酷等巨頭也都在積極準備,蓄勢待發。在龐晨看來,2016年將是虛擬現實的元年,“有非常多的消費類産品在明年上市,將推動行業的發展。”據預計,虛擬現實頭戴螢幕明年將達1500萬台,十年內將達到5億台。

  “為什麼現在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一下火了?價格是最關鍵的因素。”龐晨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稱,VR、AR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有研究了,但只有當成本降低了,其商業價值才體現出來。“我呼籲大家稍微多給一點耐心,因為在每件新科技産品剛出來的時候,包括硬體體驗、內容豐富性等都不是特別理想,需要時間。現在非常多的廠家都在做同一件事,努力把生態建得更健康,使産品越來越豐富。我相信明年會有一個爆發點,會讓大家在短期內有非常滿意的答案。”

  C、永生機器寵物將成主流?

  為了這次WE大會,來自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認知神經學教授Tony Prescott帶來了最新研發的人工智慧機器人Miro:兔子的耳朵、狗的面部、海洋生物的身體顏色……Tony Prescott有意將Miro設計成一隻“四不像”,集合了不同動物的行為組合。它能識別聲音來自哪個方向,嘴裏不斷發出動物的聲音,並能與主人進行情感互動。當你撫摸它時,Miro的臉會變成綠色;而當你朝它大聲吼叫時,它的臉會“生氣”地變成紅色,並趕緊跑遠。

  想像未來有一天,陪伴你的寵物或許是一個機器人,它能記住過去的經驗,還能分析未來的行動,它能識別你的聲音、動作,並能像真實的寵物一樣做出親昵的反應……Tony Prescott教授認為,人工智慧不能只是工具,還可以成為人類的社交朋友。

  “現在老齡化問題非常突出,很多老人缺乏陪伴而感到孤獨,但又因為身體等原因不能養寵物,機器人寵物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減少老人的孤獨感。”Tony Prescott最開始的研究領域是心理學,後轉向人工智慧領域,他已經研究了20年的機器人。目前他和他的團隊只開發出寵物機器人的原型,一些更智慧的功能比如學習能力、語言理解能力等還不能實現。Tony Prescott預計Miro一年後將投放市場,且價格不會太高,“就像你養一隻寵物一樣。”

  人工智慧技術正不斷取得進展,同樣受到各大巨頭追捧。但在Tony Prescott看來,人類的自我意識有三種形式:對自身狀況的認識,對過去與未來的認識,對周圍存在的認識,目前的人工智慧技術還不能實現這三個方面的模倣,這是最大的難點。機器人要實現真正的智慧化,必須要過這三道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