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15銀川論壇召開 區域發展的核心在於城市發展

  • 發佈時間:2015-11-13 07:3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新中國:區域中心的開放與發展——2015銀川論壇”圓桌對話。中國經濟網 魏敏攝

  中國經濟網銀川11月13日訊(記者魏敏)11月12日,由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銀川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新聞週刊、21世紀韓中交流協會承辦的“創新中國:區域中心的開放與發展——2015銀川論壇”在銀川召開。論壇上,如何抓住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支點的發展優勢,更好地捕捉政策機遇,發揮大銀川的城市綜合優勢,打造更加開放的國際化城市,成為與會嘉賓關注和討論的焦點。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認為,在如今城市化率達55%、城鎮人口約7.5億的中國,區域發展的核心在於城市發展。他表示,銀川的對外開放要走多元化的路徑,“用更廣闊的視野、不僅僅是加強與一個地區的合作,更多的吸引、借鑒東亞國家、發達國家的經驗”,並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適合自身的開放型城市發展路徑。對於銀川的城市發展模式,他建議:增加城市包容性,大力發展服務業,促進就業,增強城市活力;重視網際網路,通過網際網路來帶動實體經濟的發展,來帶動整個社會的需求等。

  結合剛剛出爐不久的“十三五”規劃,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指出,作為一個具有較強輻射能力的西部城市,銀川要把發展理念轉到創新、轉到協調、轉到綠色、轉到開放、再到共用。

  對於銀川的發展,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高國力認為,或許利用好“一帶一路一廊”的發展機遇更合適。除了絲綢之路經濟帶,還應該儘快對接“一路”的主戰場,和沿海省份抱團出海。立足“一廊”,就是要加快對接中蒙俄的通道,爭取在中蒙俄的經濟走廊中發揮區位、資源、人文優勢。他説,西部開發絕不應長期停留在生態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階段,必須要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儘量減少“輸血”式的開發,增強“造血”功能。

  “銀川在集約發展的前提下,應該進一步提高城市的吸納能力,適當擴大人口規模。同時發展優勢産業,加大能源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創新,將銀川特有的穆斯林文化、西夏文化、移民文化發揚光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劉雲中在發言中指出。

  

  銀川市市長白尚成介紹銀川的發展情況。 中國經濟網 魏敏攝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2012年9月10日,國務院批准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設立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和銀川綜合保稅區,這是我國內陸地區第一個對外開放試驗區、全國首個以整省域為單位的試驗區。銀川市市長白尚成在與專家及企業代表進行了圓桌對話時表示,銀川地處內陸、沒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城市如何定位?未來如何發展?成為政府部門苦苦思考的問題。為此,銀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反梯度戰略”,其核心內容是零度對接産業的前沿,零度承接産業的高端,不僅有傳統的産業,還包括先進裝備製造業。白市長介紹,目前銀川在大數據雲計算電子商務産業、通航産業等中高端産業已經初步形成一定態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