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玉米兄弟”行走電商江湖

  • 發佈時間:2015-11-13 07:31:2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吳晉斌

  “以後咱就不叫山晉莊園了,改叫玉米兄弟農場了。”改名後的2015年,玉米兄弟400畝糯玉米通過微行銷賣了500萬元。

  我們喜歡稱自己為新農人

  2015年5月,山西忻州市做糯玉米的新農人張世元去廣東參加了農友會召開的微行銷聯歡。農友會是一個農産品微商平臺。在會上,他聽説了很多品牌故事,比如你好芒、二蛋媽、荔枝妹妹。

  “這些品牌背後有故事,名字的網感也很強。”後來自封為玉米哥的張世元眼前一亮,品牌原來可以這樣做。儘管到現在公司名稱變更手續還是正在進行時,但是,短短幾個月,在微行銷的圈子裏,玉米兄弟的人氣已經坐上農友會標桿品牌的第六把交椅。

  “做個合夥人和打工相比,不是個差勁的想法。”在張世元的激情感召下,王勇峰奔赴忻州,那個認識張世元前他都沒聽説過的城市,去做農民。“我們喜歡稱自己為新農人。”王勇峰説。

  讓消費者通過體驗産生購買衝動

  “我們要重視品質,要和別人不一樣,不能在低質低價的泥潭中和別人糾纏,我們要突圍,從每一個環節去考慮改變。”

  2012年,玉米兄弟開始反思,他們想明白了一件事,自己做的是食品,要好吃放心,才是顧客需要的。

  “讓消費者通過體驗産生購買衝動。”2014年和2015年,他們成功舉辦了兩次玉米節,邀請消費者體驗忻州市獨特的地理環境、玉米種植歷史和玉米兄弟農場的玉米文化,啟動玉米預售,為銷售造熱增加了不少分值。

  2014年開始,玉米兄弟放棄傳統渠道,只做線上,開了淘寶店,找了運營商,主打口感和放心牌。四年的時間,玉米兄弟完成了聚焦産品、聚焦渠道的商業模式再造。

  希望人們提起忻州除了五台山,還有玉米兄弟

  2014年,他們利用太陽能和無線技術自己設計安裝了一套遠端監控系統,讓消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通過上網就能觀看到他們農場的實時動態,增加顧客信任感。

  從賣品類到賣品牌,從線下到線上,從淘寶到微商,找網感,講故事,親情牌等等成為了玉米兄弟在電子商務江湖上的組合拳,受益的不僅僅是玉米兄弟,周邊種植玉米的農民今年一畝的純收入也達到了3000元。

  “我希望有一天,人們提起忻州來,除了五台山,還能想起玉米兄弟。”玉米哥張世元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