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今年玉米臨儲價下調 糧食收儲政策調整勢在必行

  • 發佈時間:2015-11-09 07: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當前國內外糧食價格倒挂導致糧食大量進口,國內生産成本居高不下,單純依靠提高托市收購價格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的空間越來越小

  理順糧價和市場的關係已成共識,但調整的步驟要積極穩妥,不能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同時還需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

  近日,各地陸續開始秋糧收購。往年,新糧大規模集中上市時都會出現糧價階段性起伏,但今年因為玉米臨儲價格下調,讓這種慣常的糧價波動變得尤為複雜。那麼,當前糧食收購價格究竟是什麼情況?《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深入糧食主産區進行調研。

  吉林榆樹市是我國重要的玉米主産區。在榆樹市五棵松鎮的一家玉米收購站,前來賣玉米的農民律東偉告訴記者,他家今年種了20畝玉米,每畝産量2000斤左右,玉米價格下跌導致今年種植收益減少了近30%。不過,律東偉説,“玉米價格漲跌是正常的。再過幾天,國有糧庫就要開庫收糧了,存儲條件好的農民都不急著賣糧,希望再等等,看看價格再賣。”

  今年,多地啟動最低收購價政策,對稻麥價格起到了穩定作用。在一些優質小麥和水稻主産區,小麥、水稻價格遠高於最低收購價。今年夏糧收購期間,記者在河南採訪時了解到,河南一些地方小麥因為品質問題出現賣難,而一些優質小麥主産區小麥價格一度達到每斤1.4元。黑龍江五常市是我國優質水稻主産區,目前五常市普通優質水稻收購價格為每斤2元以上。

  近年來,我國糧食價格在最低收購價政策和臨儲政策的支撐下,連續多年保持上漲態勢,已經逼近WTO規則下的“黃箱”政策上限。當前國內外糧食價格倒挂導致糧食大量進口,國內生産成本居高不下,單純依靠提高托市收購價格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的空間越來越小、效應越來越弱,現行糧食收儲體制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調整收儲政策勢在必行。

  繼去年初宣佈取消大豆、棉花臨儲政策後,今年我國不再提高小麥、水稻最低收購價,並且下調了玉米臨儲價格。這一系列政策調整,實際上反映出國家在逐步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減少政府對糧食市場的干預。而且,托市政策的調整有助於改變糧食價格只漲不跌的預期,引導農民因地制宜調整糧食種植結構。

  從今年政策調整看,三大主糧中影響較大的是玉米種植戶。遼寧省開原市八寶鎮古城堡村家庭農場主張淼告訴記者,他今年租種了455畝玉米,每畝地租金為800元,天氣乾旱導致玉米減産,又趕上價格下跌,今年能收回成本就不錯了。吉林德惠市朱城子鎮哈拉哈村達蘭家庭農場主周延武今年租種了2000多畝玉米,按照當前玉米價格,扣除每畝700元租金以及生産資料成本,只能保本。

  專家認為,政策調整帶來的短期陣痛在所難免,從長期來看,有利於理順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問題在於,糧價放開後如何進行補貼?是補貼土地承包戶,還是補貼種田戶?黑龍江大豆目標價格補貼的做法是補貼給土地承包戶。專家認為,這是比較符合我國國情。而一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認為,應該實行“誰種誰補貼”的原則。

  現代農業不可能在一個脫離了市場競爭和沒有市場風險的環境中形成,理順糧價和市場的關係已成共識。但調整的步驟要有序、穩妥,不能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同時,政策性農業保險、農産品期貨市場等還需進一步完善,以便讓農民能夠逐漸綜合運用多種金融工具規避市場風險,真正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經濟日報記者 劉 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