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玉米期貨成了“爆米花” 修復行情過度引發"透支"

  • 發佈時間:2015-11-11 08:2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11月初以來,連玉米期貨價格逐步回暖,市場心態好轉帶動價格“提速攀升”,11月9日當日1605合約以及1609合約盤中一度觸及漲停價,但玉米整體供需格局並不支援期貨價格“淩厲”上行,過快的漲幅終於引發“透支”,繼前一日的大漲之後,昨日,玉米期貨1605合約大跌2.27%。

  “秋糧收儲會”穩定市場信心

  10月30日,2015年臨儲玉米拍賣全部結束,由於今年只成交了408萬噸的臨儲玉米,臨儲庫中的玉米剩餘數量超過1.5億噸。面對高企的陳玉米庫存,市場曾普遍預期東北地區新玉米收購將嚴格品質要求,以減少玉米收儲數量,緩解庫存壓力。這種以“品質”控制“入庫數量”的收儲方式將變相減少玉米收購,容易導致賣糧難的出現,進而打壓玉米現貨價格。

  11月6日,國家糧食局聯合財政部在吉林長春召開東北地區秋糧收儲工作座談會,“臨儲收購會”的召開大大緩解了市場的擔心。會議要求建立多元收購模式,以加大收購力度:一是中儲糧等收儲主體,要全面鋪開,最大限度利用好社會倉容,方便農民售糧,做到應收盡收;二是地方政府要積極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儘快出臺並啟動霉變2%以上的玉米收購工作;三是引導多元主體積極入市收購,加強産銷銜接,支援銷區企業到東北地區採購補庫。用多層次的收購主體去化解“賣糧難”,防止出現“谷賤傷農”,為玉米市場注入信心。

  主産區價格上行引發“擴散效應”

  臨近11月中旬,華北、東北主産區玉米市場收購價格出現明顯的上漲勢頭。華北等地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較11月初上漲幅度超過100元/噸,山東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普遍上調到1900元/噸左右,河北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上調到1800元/噸以上,價格漲幅普遍在120元/噸,雨雪天氣的出現以及玉米貿易的好轉,帶動現貨價格普遍上漲。而東北地區臨儲收購的啟動,刺激深加工企業上調玉米收購價格,黑龍江以及吉林等地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上漲20-40元/噸,吉林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上漲到1820-1840元/噸。

  可以預計,隨著臨儲玉米收購進度的提速,主産區價格趨強的勢頭將得到鞏固。玉米主産區價格的走強,在玉米現貨市場引發“擴散效應”。廣東港口玉米平倉價格一改10月初以來的持續下跌勢頭,平倉價格回升到2100元/噸。

  “修復行情”不支援淩厲上行

  玉米市場心態的好轉以及現貨價格的回升上行,這是對今年4月-9月玉米市場價格持續下跌之後的修復行情。從當前市場價格對比來看,無論是華北、東北産區的現貨收購價格,還是期貨市場的合約價格,都較今年東北地區臨儲收購底價2000元/噸的價格大幅貼水,可以看出,在國內玉米市場整體供過於求的大格局當中,市場普遍看空遠期玉米價格。

  目前,國內玉米供應遠遠過剩、需求普遍不景氣的市場背景不改變,淩厲上行的價格走勢註定不會持續演繹。從玉米期貨指數來看,11月9日當日收盤,玉米期貨合約持倉量下降30.9萬手,價格大幅拉升導致獲利多頭紛紛平倉出場。以主力1605合約為例,從大商所公佈的主力持倉變動來看,前20名主力多頭凈減倉3.44萬手,前20名主力空頭凈加倉4.05萬手,大漲之後多空雙方紛紛看空後市價格。

  綜上所述,玉米修復行情不足以支撐價格大幅向上,期貨價格的淩厲上行只會“透支”市場回暖的心態,而心態的改變極易引發期貨價格的快速跌落,建議投資者不要盲目跟漲,以謹慎心態看待玉米價格的回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