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德國製造領先的經驗及啟示

  • 發佈時間:2015-11-12 08: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980年以來,德國製造業在國際市場佔有率總體呈現出波動中走低的趨勢,但整體國際競爭力小幅提升。德國製造業在充分發揮其自身已有産業優勢的基礎上,通過科技創新來不斷提高産品的性能和品質,從而保持德國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

  其一,關於“隱形冠軍”與細分市場。事實上,德國製造業的發展離不開一大批極具發展活力的行業“隱形冠軍”。這些“隱形冠軍”一般只生産單一且相對專業化的産品。例如,一家生産連接件産品的小企業,其産品主要是螺絲、螺母等,卻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近300家銷售網點。諸如此類的小企業在德國至少有1200家,並且這些小企業不但技術精良,而且對市場的應變能力也較強,因而長期在細分市場保持全球領導的地位。細分行業的工藝和技術非常複雜。拿縫製設備行業來説,絕大多數中國企業只能製造出4000轉至多4500轉水準的設備;只有德國的高檔機才能達到5000轉的水準。雖然只有500轉的差距,但整個零部件的要求和匹配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其二,關於創新傳統與創新聚集。德國作為歐盟的創新領導者,在技術創新及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方面成績斐然。目前,德國在汽車及其他機動車、儀器設備、複合材料等領域,其技術創新均處於領先地位。德國的企業不僅有自己的研發團隊,而且還具有相當的開放性。例如西門子公司與其他企業、科研院所以及政府部門共同出資,為中小企業搭建研發平臺,幫助中小企業拓展研發資金的申請渠道。這種合作不僅提升了市場的整體研發業態,而且給大企業提供了一條在供應鏈上獲得更多更好創新技術的有效途徑。德國大力推進創新聚集帶建設。創新聚集帶提供了縱橫交錯的資訊共用平臺,不僅降低了進入門檻,還連接著實驗室和市場,溢出效應非常明顯。德國四大研究所在88個創新聚集帶設立了240家分支機構,有6.6萬名研究員供職。

  其三,關於高品質、高標準與多元化發展。德國企業普遍執行嚴格的技術標準,這為德國品牌帶來了良好的口碑。德國企業正是依靠嚴格的品質標準和完備的監督體系,將“品質”打造成“德國製造”的核心競爭力,“德國製造”也是對精準和品質最好的詮釋。德國企業同樣進行著有限相關多元化發展。比如冶煉和能源企業擁有豐富的環境保護方面的技術經驗,他們著重發展技術密集型環保産業,逐步培育出有競爭優勢的環保産業鏈。鋼鐵企業從鋼鐵生産這樣一個單一的業務領域拓展到機械工程、零部件加工甚至汽車、輪船、航空工業等價值鏈的高端環節。

  總結起來,德國政府從技術創新、教育體制以及非政府組織等多個方面支援製造業快速發展,其成功發展有以下幾點啟示。

  第一,為技術創新提供完善的市場制度框架。在德國的創新體系中,政府的第一任務是為科技創新提供制度保障,這包括嚴格的智慧財産權保護制度、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與制度。德國不但具有完備的智慧財産權法律體系,而且智慧財産權法律執行機制嚴格高效。德國將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視作推動創新的決定性力量,將維護市場秩序視作政府的主要責任,先後制定並完善了《反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反對限制競爭法》等法律,禁止大企業限制競爭行為,禁止企業不正當競爭行為,並維護中小企業的發展權益和平等競爭的市場地位。這些法律和其他相關法律一起構成系統、完善且行之有效的公平競爭法律體系。

  第二,致力於建設完善科技公共服務體系。德國政府在大力支援基礎性研究的同時,還致力於建設完善的科技公共服務體系。以德國聯邦政府為主導,建立了德國技術轉移中心。德國技術轉移中心不僅是全國性的技術交易平臺,還是綜合性科技服務公共平臺。它分佈在德國各地,負責開展技術供需資訊的收集和諮詢、技術諮詢和服務、交易項目的受理與評估、尋找合作夥伴、專利保護諮詢等服務,並且上述服務是無償提供給企業的。此外,德國政府也主持或參與建設各類技術交易平臺和技術轉移中心。

  第三,積極支援創新聯盟與創新集群的發展。以創新為焦點的全球競爭正演化為創新鏈與創新生態之間的競爭,産業鏈之間、企業之間、企業與研究機構之間圍繞創新活動展開的合作與協調日趨重要。德國政府積極推動産業技術創新聯盟的發展,相繼制定實施了聯邦經濟技術部支援的創新聯盟計劃、國家高技術戰略框架中的創新聯盟促進計劃、支援中小企業研究聯盟的創新網路計劃,對産業技術創新聯盟給予多方位的支援和資助,還建立合作聯盟網站為聯盟的合作、交流、發展和服務提供平臺,推動創新主體積極合作建立産業技術創新聯盟。在支援創新聯盟發展政策中,德國政府的主要角色是為創新聯盟的形成、發展及創新活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援,以及提供必要的協助和協調。另一方面,自1995年開始,德國聯邦和州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援創新集群的政策,目的是想讓同處在集群中的不同類型的企業,以互通有無、取長補短的互動方式對能力和知識進行重新組合,實現合作創新。其中,最重要的項目是2007年德國教研部在《德國高技術戰略》框架下發起的“德國尖端集群項目”。

  此外,德國政府還加強職業技術教育,並且注重發揮非政府組織的作用,以此推動德國製造積極發展,保持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張航燕 江飛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