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28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近20年中國每人平均期望壽命提高

  • 發佈時間:2015-11-12 01:30:5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記者項錚)中國疾控中心10月29日在京發佈中國學者對中國每人平均期望壽命、死亡原因和兒童死亡率的研究,發現近20年來中國各省的期望壽命均有提高,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普遍下降。這一成果發表在10月27日的《柳葉刀》雜誌上。

  該研究表明,同1990年相比,2013年中國各省出生期望壽命顯著提高,其中西藏自治區提高最多,達14.2歲。2013年上海市的期望壽命位列全國第一,其中男性期望壽命為80.2歲,女性期望壽命為85.2歲,這與世界上期望壽命最高的日本、法國等國相當。專家認為這一現象與日益增長的GDP和孕産婦教育有緊密聯繫。

  此外,該研究還顯示了各省主要死亡原因。 1990年,中國16個省的首要死因是下呼吸道感染或早産並發癥,15個省是腦血管疾病。2013年,中國有27個省的首要死因是腦血管疾病,5個省是缺血性心臟病,道路交通傷害上升為中國所有省份死因的前十位。在南部和西部一些省份,比如雲南省由腦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率非常低,由吸煙和空氣污染導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雲南省的首要死亡原因,而我國北部省份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臟病。

  據科技日報記者了解,該研究採用全球疾病負擔2013(GBD2013)的研究方法,系統分析了所有可及的中國各省人口學和流行病學數據,通過匯總縣區級的監測數據,開展省級水準分析,並且使用中國本土數據制定分配原則。分析了1990—2013年中國33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全因死亡率、死因構成以及壽命損失年的水準和趨勢。

  這項研究是中美兩國學者共同參與的全球疾病負擔項目,由華盛頓大學健康測量與評價中心牽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國婦幼衛生監測辦公室協作進行。這是中國首次研究表明根據地方特點制定政策對於醫療衛生改革十分關鍵。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曉峰表示,過去30年,中國經歷了明顯的流行病和人口學轉變,然而省級水準的轉變不清楚,及時、準確地了解中國省級疾病負擔,對因地制宜制定衛生政策非常重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