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洋六號”太平洋科考再次凱旋

  • 發佈時間:2015-11-12 01:30:3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陳惠玲 左朝勝)歷時197天,航程近6萬公里,中國科考船“海洋六號”勝利完成中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深海資源調查航次和中國大洋36航次的科考任務,11月10日上午10時勝利返航廣州。

  “海洋六號”船於今年4月28日從廣州啟航,橫跨西、中、東太平洋,在多個區域開展調查,在深海稀土資源調查、我國富鈷結殼合同區資源與環境考察和多金屬結核資源調查以及“海馬”號無人遙控潛水器(ROV)應用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本次是“海洋六號”入列以來航次時間最長、參航和輪換人數最多、作業區跨度最大的大洋航次,也是遭遇惡劣海況時間最長、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程度最大的一次。

  2015年深海資源調查航次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具體實施,圓滿完成了多道地震測量、海底熱流探測、深海沉積物柱狀取樣、多波束地形測量、淺地層剖面測量、溫鹽深測量等調查任務。首次發現高含量稀土富集層段,初步圈定新成礦遠景區。這也是我國首次在東太平洋國際海域開展多道地震為主的綜合地質地球物理調查。

  中國大洋第36航次由中國大洋礦産資源研究開發協會組織,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承擔。在位於太平洋的我國富鈷結殼合同區採薇海山和維嘉海山及其周邊海域,開展了資源、環境和生物調查,為履行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的《富鈷結殼勘探合同》提供了重要保障。取得四項成果:繼續履行我國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的富鈷結殼勘探合同義務,取得了大量的數據和樣品資料;首次成功將我國自主研製的4500米級無人遙控潛水器(ROV)“海馬”號應用於我國富鈷結殼合同區調查,填補了我國在海山區資源和環境調查手段方面的一項空白;實現了多波束回波勘探新技術在多金屬結核和富鈷結殼資源調查領域的推廣應用;進一步擴展富鈷結殼合同區環境調查範圍,深化深海環境認知水準。

太平洋(601099)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