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智慧菜市的尷尬

  • 發佈時間:2015-11-11 06:29:44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9日,成都市青羊區匯民優尚農貿市場,家住附近的王女士,購買了蔬菜和雞蛋。與眾不同的是,結賬時,她從錢包裏拿出一張IC卡,在菜攤上的智慧秤上一刷,便完成了支付。與此同時,通過WiFi,智慧秤將交易數據實時上傳到分析系統裏。

  □本報記者 田為 文/圖

  菜市場好洋氣菜販用上WiFi智慧秤

  10月下旬,匯民優尚農貿市場開張營業,獨有的IC卡模式和WiFi智慧秤是其特色。“通過IC卡,居民可以刷卡買菜。刷卡的同時,菜販使用的智慧秤通過WiFi,將交易數據實時上傳到菜市場的系統裏。”農貿市場總經理俞國炎説道,他打開辦公室的電腦,調出當月的售賣記錄,相關數據迅速生成柱狀圖,農産品分門別類,銷量一目了然。“菜市場100來戶菜販,都用了我們提供的智慧秤。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分析居民的飲食喜好和習慣,給菜販提供準確的資訊。如果未來條件允許,我們可以更精細化運用數據,甚至給居民提供每月飲食狀況的分析。”“目前,我們市場正試水微信商店。預計幾週後,就可以實現‘手機下單、社區提貨’的O2O服務模式。到時候,買菜居民將實現分流,中老年消費者用IC卡,年輕消費者用手機支付。”俞國炎對記者説。

  開業半月辦卡數量未及預期

  美好的期許,卻遭遇了冷冰冰的現實。

  記者走訪菜市場發現,使用IC卡的消費者並不多。“我們調查後,發現農貿市場輻射區域內,大概有8000戶人家需要買菜。”農貿市場相關負責人説,他們預計第一批能辦出去500張卡,現在只辦了400張,使用者不到300張。“我不經常買菜,辦卡還是太麻煩了。如果能手機支付,我倒一定會常用。如果辦卡補貼得多的話,我會辦。”家住附近的30歲左右的王卓越説道。“我們買菜不只在一處買,哪兒新鮮,哪兒便宜,去哪兒,辦卡充錢豈不是只能在這個菜場買菜了,局限太大了。”67歲的汪大爺告訴記者。“智慧秤我使用起來不習慣,尤其是菜價有變化時,還需要更改內容,有點麻煩。”菜販任玉芬告訴記者。“按照網際網路思維方式,通過補貼誘導消費者改變消費習慣,是比較常見的做法。但我們不是什麼網際網路大鱷,沒有那麼多錢可燒,現在通過補貼充值的10%來引導消費者辦卡,收效不大。”俞國炎説道。

  菜市場內,賣雞蛋的菜販拉住俞國炎問,什麼時候可以實現網上銷售?“就這一兩周了。”俞國炎回應,他笑了笑,“一步步來,先把服務做好,實現社區O2O模式;然後,逐漸解決辦卡少的問題;最後,通過蒐集的大數據,做好應用。”

  菜場IC卡遇冷先想想用戶體驗問題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發展,以及現實社會生活的需求,各種智慧設備應用於生活場景,這是一種趨勢。”在成都高新區移動互聯網協會秘書長張正剛看來,農貿市場應用智慧設備不足為奇,但收集的還説不上是大數據。“所謂大數據,數據量夠大,才有應用價值。舉例而言,如果能統計成都所有菜市場的交易數據,那麼這個大數據,就很有價值。如果只是一家菜市場,它的價值將大打折扣。”

  “網際網路+”農貿市場時,要從實際出發,考慮用戶體驗問題。“菜市場主要消費群體是什麼?商家要清楚群體構成,從而推行相關服務。比如菜場IC卡,這個構想為何辦理遇冷?首先,消費者可能大多為中老年群體,他們沒有使用IC卡買菜的習慣,培養一個新的習慣需要過程。同時,在會員卡辦理氾濫的當下,不少市民對此缺乏信任。改善用戶體驗,才能讓大家更樂意接受新事物。”

  ①匯民優尚農貿市場,市民用IC卡買菜。

  ②在菜攤上的智慧秤上刷卡即完成支付。

  ③通過菜市場辦公電腦,調出當月的售賣記錄,各種數據已自動生成圖表,農産品銷量一目了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