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分享經濟”將重構未來經濟運作軌跡

  • 發佈時間:2015-11-10 09:50:29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分享經濟”首次寫入最高層文件和“十三五”規劃裏無疑讓人耳目一新。這一飽含著嘗鮮因子的商業模式在逆襲和改變傳統消費觀念與放大存量資源利用價值的同時,將深度重構未來的經濟運作軌跡。

  “分享經濟”是一種區別於共有經濟、租賃經濟等傳統經濟的新模式

  “分享經濟”也叫“協同消費”,是指資源所有者將自己閒置的資源拿出來,供那些需要的人有償使用。在這裡,所有者並沒有讓渡自己的所有權,而只是暫時出讓使用權,雙方交易任務完成後,分離出去的使用權會重新與所有權合一歸於所有者。作為一種新的消費方式或者是商業模式,分享經濟首先是建立在資源處於過剩閒置或碎片化狀態基礎之上的,而這裡的資源既可以是商品、貨幣等有形資産,也可以是技能、專長和時間等無形資産。其次,參與交易的雙方必須互惠互利,資源所有人向使用人出讓使用權,獲取必要的經濟報償;而資源使用者通過暫時購買資源使用權獲取自己所需要的服務價值。再其次,必須有第三方共用平臺,平臺構建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商業機構或者政府。絕大多數平臺並不擁有和直接提供過剩資源服務,它們只是一個供交易雙方發現供求信號並産生交易連結和撮合交易完成的場所。最後是按需分配,即存在需求,特別是許多無法滿足的長遠需求,否則閒置資源就無法分享出去。

  顯然,資源匱乏和短缺狀態之下無法形成“分享經濟”,同時“分享經濟”也完全不同於共有經濟,因為共有經濟之下的一切資源都是公有的,人們既共同擁有所有權,也共同行使資源使用權,但這种經濟狀態之下極易發生經濟學上的“公地悲劇”和“搭便車”現象。而“分享經濟”之下資源所有權界限非常清晰,既有所有權人,而且所有者還能及時行使對使用權的監督,從而保證資源不被損害和侵蝕。另外,“分享經濟”也不同於租賃經濟,後者出租的對象只是有形資産,並以“分享經濟”狀態中所沒有的契約形式來維護交易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同時租賃經濟不存在第三方平臺,而是由交易雙方直接撮合完成。

  是網際網路的出現讓“分享經濟”與共有經濟、租賃經濟等傳統經濟模式完全區分開來,並打上了自己獨特的印記。一方面,網際網路克服了先前市場交易參與者資訊不對稱狀態,並降低了資訊搜索成本,同時借助於雲計算大數據以及物聯網等技術能量的支撐,第三方平臺不僅可以快捷地完成資訊發現與展示,而且快速地推動供求交易的匹配;另一方面,借助於網際網路,人們得以重塑信任關係,並使資源分享成為可能。比如在淘寶購物,購買者不會盲目相信廣告頁面資訊,而更傾向於相信之前“陌生人”對物品給出的評價;網際網路的高度透明促使網路世界中的的“陌生人”變得可以觸摸和互信,從而為“分享經濟”提供了最淳樸的交易基礎。重要的是,網際網路平臺上的支付手段、評價體系也日趨成熟和完善起來,極大地遏制和阻止了信任危機的發生,從而為“分享經濟”構築出了一道“護城河”。

  “分享經濟”顛覆和改變了以往不斷通過新的投入刺激經濟增長的傳統思路

  全球趨同的基本價值觀為“分享經濟”發展助了一臂之力,如節約資源減少浪費的環保意識,友善熱情幫助他人的福報心理,節省不必要開支的消費精神,講究體驗至上和追求多元化需求的新生活理念,通過發現價值和努力改善自我收入的自強信念等等,都從不同的維度賦予了“分享經濟”的內動力,也使得以“分享經濟”為商業模式的公司幾乎到全球每個國家每個城市都能迅速得到認同和融合。

  作為一种經濟模式,“分享經濟”主張通過對社會存量資源的調整來實現産品和服務的最大程度利用,這在實踐中完全顛覆和改變了以往不斷通過新的投入刺激經濟增長的傳統思路。按照歐盟的研究結論,發達國家資源閒置率達40%,新興市場國家可能更高。顯然,“分享經濟”在全球尤其是産能過剩沉重的中國面前擴開了一方開發利用閒置資源和提高配置效率的新視野。另外,“分享經濟”模式下資源交易參與方能夠在網際網路環境中打破時間與空間約束,使得資源供求連結擺脫了對地域依賴,並充分利用時間差編結成新的資源分配方式,其彰顯出的是對傳統經濟模式改進與提升的力量。

  更強烈的現實意義還在於,與新企業的産生需要資源的充分堆砌這種傳統商業路徑完全不同,“分享經濟”模式下創業者進入市場的門檻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進而極易烘托出活躍斑斕的商業氛圍。據投融界大數據顯示,“分享經濟”創業項目的數量最近兩年在中國已開啟逐年攀升的腳步,其中去年有1388個投資機構共投資1.5萬個項目,而今年上半年更是超過了去年全年項目的總數。非常重要的是,“分享經濟”中的商業公司能夠跨越産品融合、文化融合的壁壘,並都是以輕資産的方式運作,因此極易形成快速擴張之勢,大大縮短跨國公司的成長週期。

  “分享經濟”所代表與彰顯的是一種更符合生態環境保護的綠色經濟理念

  其實“分享經濟”也是一種新的經濟與商業理念。正如工業經濟對應的是工業文明一樣,“分享經濟”對應的是生態文明。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拼車服務能夠減少55%的交通擁堵;另有數據顯示,分享汽車模式讓德國不來梅市每年減少了1600噸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分享經濟”所代表與彰顯的是一種更符合生態環境保護的綠色經濟理念,其最終的發展不僅能夠有效遏制更多消費,還能驅動生態資源的保護與優化。

  國外具有代表的“分享經濟”模式是Uber和Airbnb,前者提供出行車輛服務,後者提供旅遊租房服務。截至目前,Uber已覆蓋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的310個城市,估值超過500億美元,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非上市公司。而Airbnb旗下擁有的租住房間也遠遠超過國際酒店巨頭希爾頓。在國內,“分享經濟”的主要代表有提供車輛出行服務的滴滴快的和神舟租車,提供旅遊短租服務的木鳥短租,提供創意設計、網站建設、文案策劃的豬八戒網,以及智力資源共用的果殼網“在行”和提供周邊免費WiFi熱點資訊的WiFi萬能鑰匙等。作為一種對生産關係和底層商業生成機制的再造力量,未來“分享經濟”將向金融租賃、物流運輸、教育培訓、廣告創意等領域大範圍滲透,並將成為主流商業模式。雖然全球“分享經濟”的規模目前只有約150億美元,不到美國GDP的0.1%,但根據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預測,到2025年,全球“分享經濟”産值可達3450億美元。因此,搶佔“分享經濟”的跑道,爭奪全新經濟模式的成長紅利就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共同選擇。

  (作者係中國市場學會理事、經濟學教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