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配方施肥:向菜田污染説再見

  • 發佈時間:2015-11-10 08:31:0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高啟臣本報記者蘆曉春

  北運河是北京市最重要的一條排水河道,北運河流域也是京郊蔬菜主要産區之一。同時,北運河也是北京遭受農業污染較為嚴重的河道。據北京市土肥站調查,北運河流域範圍內每年向北運河排放的COD(化學需氧量)總量高達9萬噸,其中,農業污染源佔總排放量的34.6%。

  治理北運河流域的農業污染源,需對流域內蔬菜土壤的污染治理下力氣。近年來,北京市土肥站在該流域內推廣應用蔬菜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以期解決種蔬菜施肥量過高的問題。

  失靈的化肥:蔬菜産量怎麼都不增加了

  55歲的菜農趙士生家住在北運河流域內的通州區于家務鄉果村,侍弄著11畝的菜園,是十里八鄉有名的種菜能手。問起他過去種菜的老辦法,他説,種菜就是“産量依靠化肥催”。

  “産量依靠化肥催”在果村一帶很是流行。“上茬芹菜,每畝要用80多公斤的二胺和30公斤的尿素做底肥,芹菜生長期間還要追上3~5次尿素,每次15~25公斤,再加上下茬番茄,一年化肥用量每畝高達350多公斤。”老趙掰著指頭算了個仔細。

  老趙説,按照這種方法種植蔬菜可謂是立竿見影,芹菜每畝産量很快就達到7500多公斤,番茄達到5000多公斤。

  但是後來,老趙發現這個辦法似乎失靈了。“無論怎麼增加化肥的使用量,蔬菜産量始終維持在這個水準上,有的年份還要減産。”他還發現了一個怪現象:儘管有機肥用量沒少,可是有的菜田土壤開始變得板結了,蔬菜口味也大不如從前了。

  看著自家菜地的土壤一天天變差,老趙很是心疼。他找到通州區農技推廣站,希望專家們能為他的菜地“把脈問診”。推廣站的技術員通過土樣抽檢發現,老趙以及果村的蔬菜種植戶,其施肥存在重施氮肥、亂用磷肥、忽視鉀肥的問題,致使土壤中氮、磷、鉀含量比例失衡。

  “污染就由此産生了,比如氮肥中的硝酸鹽會轉變為亞硝酸銨,這是公認的致癌物。磷施過量,一方面會改變土壤的酸鹼平衡,另一方面磷的流失又會造成水的富營養化。”北京市土肥站站長趙永志告訴記者。

  北京市土肥站曾調查發現,北運河流域化肥用量每畝高達33.33公斤,遠高於全國平均水準,肥料利用率僅為25%左右。另外,製造化肥的礦物原料及化工原料中含有的多種重金屬物質和其他有害成分,隨施肥進入農田,造成土壤污染,隨地表水流入河道,又導致河道水體污染。

  對症施藥:老把式也心服口服了

  看著技術員給出的抽檢結果,原本是“莊家好把式”、“種菜能手”的老趙,一時竟對“種菜該怎麼施肥”這個習以為常的問題無計可施了。

  技術員為老趙開出了“藥方”:改單一氮素化肥為蔬菜專用配方肥,即針對果村菜田土壤養分含量情況確定的氮、磷、鉀含量比例為18%、9%、18%的蔬菜專用配方肥。

  通州區農技推廣站副站長金麗華告訴記者,區農技推廣站在北運河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過程中,在20萬畝的示範區域內抽取了3100千多個土壤樣品,進行了3.5萬項次的化驗,最後根據各種植園區和農戶土壤情況及種植的作物,制定出不同作物專用肥配方。

  “像趙士生所用的蔬菜專用配方肥,上茬芹菜純氮用量比以前減少六成多。施用鉀肥,可以提高蔬菜抗病蟲害能力,改善蔬菜品質,特別是在土壤缺鉀的情況下施用,更能大幅度提高蔬菜産量,但以前卻基本不用。”金麗華告訴記者。

  對於土壤不同養分含量情況,以及不同養分對蔬菜産量和品質的影響,老趙並不十分清楚,儘管覺得有道理,但少施那麼多的化肥,心裏還是沒底兒。抱著試一試的心理,他按照技術員的“藥方”進行試驗。而結果最終讓老趙心服口服,“芹菜每畝增産2500公斤,化肥少用180多公斤;番茄增産2100多公斤,化肥少用110多公斤。”最讓老趙想不到的是,蔬菜的口感和品質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價格也跟著上去了。

  新的施肥觀:得把對農民的服務跟上來

  在北京市土肥站站長趙永志看來,“農民自覺使用配方肥,是北運河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程能否取得實際成效的關鍵。”

  為此,北京市土肥站通過報刊、廣播和電視等媒體、技術培訓、農民田間學校,以及大量的田間對比試驗、示範展示和現場會等多種形式,宣傳和展示使用配方肥的效果,讓農民直觀的感受到配方肥的帶來的好處、傳統施肥方法的危害,以此推動改變農民的施肥觀念和方法的轉變。

  據介紹,為了讓農民能夠用上與北運河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程要求相一致的配方肥,北京市土肥系統通過創新土肥技術推廣服務方式,總結形成了適合北運河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實際和農民科技文化水準的一條龍式、農企結合式、連鎖配送式、農資加盟式和科技入戶式等五種技術推廣服務模式。

  在配方肥生産和配送過程中,北京市土肥站根據治理工程要求制定配方肥生産標準,通過招標選定企業生産配方肥生産資格;區縣土肥站從中標企業選定本區縣配方肥生産企業;被選定的肥料生産企業按照土肥站提供的配方肥標準、數量和品種進行生産,並將配方肥配送到區縣總店;區縣分店根據農戶需求數量和品種配送到戶,同時負責使用配方肥的指導和宣傳,了解農民的需求等工作。

  截至目前,北京市土肥系統在北運河流域治理示範區域內,累計推廣以有機肥、配方肥、緩釋肥、吊袋二氧化碳和農業生産廢棄物迴圈利用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治理技術388萬畝,化肥利用率提高3至5個百分點,累計節肥8430噸。其中,2014年88.7萬畝,節肥1537噸,增收節支5656萬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