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奶粉配方註冊新政漏網之魚:六七成外産內銷難監控

  • 發佈時間:2015-09-08 08: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錢瑜 阿茹汗  責任編輯:金瀟

  被視為史上最嚴奶粉新政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註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已于9月2日起徵求意見。由於要通過配方註冊制度取代此前的備案制度,此次新政一度被行業寄予了厚望,然而《徵求意見稿》中提到的“只適應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産企業”的界定,卻讓人對其效果産生懷疑。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國內奶粉市場中六七成的産品由國外生産,若政策只針對國內生産企業,反倒會助推企業投向海外,以海外生産加工應對新政,這反而會對國內乳粉産業的成長帶來阻礙。

  外産內銷“逃過一劫”

  所謂配方註冊制度,指的是此前只需要在國家相關部門對産品配方進行備案就能生産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將改為配方註冊,且要獲得相關部門的認證通過才可生産,而且對於同一企業不同産品之間的配方差異以及配方數量,國家食藥監總局也給出了明確的要求。

  《徵求意見稿》第十四條對註冊制的詳細操作方式提出了兩種方案。一為同一企業申請註冊的同年齡段産品配方之間應當具有明顯差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的可選擇性成分應當相差6種以上,並有科學依據證實。方案二要求,同一企業申請註冊的同年齡段産品配方之間應當具有明顯差異,並有科學依據證實,每個企業不得超過5個系列15種産品配方。

  北京商報記者就該政策採訪多位行業人士時發現,相較于上述第十四條中的細則,行業人士更加關注《徵求意見稿》中的這樣一句表述:該管理辦法適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産嬰幼兒配方乳粉,其産品配方的註冊管理,適用本辦法。

  “上述表述將該管理辦法的適用範圍限定在了國內生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企業,也就是説,在國內擁有企業,委託海外代工生産的産品以及在海外擁有奶源、生産基地且直接銷往國內的産品將不受上述新政的約束。”包括乳業專家宋亮在內的多位行業人士就《徵求意見稿》向北京商報記者如是解讀。

  配方洗牌效果打折扣

  實際上,早在今年初,新《食品安全法》就已經提出一個企業不得用同一配方生産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彼時眾多行業人士對於配方註冊制度寄予了厚望,他們認為通過配方註冊可以有效達到清理雜亂無章的品牌、消除企業借助配方亂漲價的行為。 君樂寶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劉森淼指出,按照《徵求意見稿》提供的兩套方案執行,確實能夠凈化國內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品牌混亂的現象。

  “目前國內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數量達到2000多個。多數企業擁有5-10個品牌,每個品牌擁有三個段的奶粉,其配方數量就達到15-30個。而在國外的成熟市場,每家企業一般只有2-3個品牌,一個配方對應多個産品的做法在國內普遍存在,在配方無實質區別的情況下,配方的所謂調整和升級成為了乳粉企業借機漲價的手段。”劉森淼表示,方案一中明確了配方與配方之間的差別要在6個指標之上,且每個企業擁有的品牌數量不得超過5個。

  在中北藍海FMCG品牌行銷策劃機構首席運營官王子恒看來,新政若實施,率先掃除的是一些擁有多個品牌的企業,而在國內市場,中小型企業是多數配方擁有者。“這是一個留大去小的過程,這樣有助於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行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

  雖然行業人士普遍認可從配方備案制度到註冊制度的提升,但是就《徵求意見稿》的方案,部分業內人士也給出了“效果未必理想”的看法。宋亮表示:“《徵求意見稿》中提到,本管理辦法適用於國內生産乳粉企業,然而在國內市場流通的奶粉中,60%-70%為海外生産的品牌,只有3-4成是國內本土銷售的。按照産品出廠價格計算,通過海淘、代購、跨境電商進入中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貨值達到180億元。因此可以説,該管理辦法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部分産品群體。”

  該説法也得到了企業人士的認同。一位不具名奶粉企業人士表示:“海外生産奶粉已經成為國內乳粉企業最大的競爭對手,此時《徵求意見稿》又為這些競爭對手提供了趁虛而入的機會,國內企業生存空間進一步被擠壓。”

  政策“適用範圍”或將調整

  實際上,正如宋亮介紹,海外奶粉正在成為國內奶粉市場上的主流,而在國內市場流通的、海外生産的奶粉分為幾類:一為外資企業原裝原罐産品,例如在電商網站上銷量名列前茅的可瑞康、諾優能等達能係的産品均為原裝原罐進口;二為國內企業在國內擁有生産能力的同時,在國外佈局奶源地和生産基地,將原裝原罐産品引入中國市場,例如貝因美推出的新款系列産品標榜的便是“100%瑞士原裝原罐進口”;第三類為此前被市場稱之為“假洋鬼”的奶粉品牌,它們只是國內註冊的奶粉企業,然而在國內並沒有生産基地,而是靠收購海外資源實現生産,並將産品銷往國內。

  據業內人士介紹,近幾年國內乳企為了突破資源約束、尋求質優價廉的奶源,並希望通過國際化來儘快贏得消費者信任,紛紛選擇“走出去”,在此背景下,若上述《徵求意見稿》只針對國內生産企業進行配方的管理,而忽略了與國內奶粉市場息息相關的國外生産産品,反而會起到變相鼓勵企業“走出去”的作用。“只要求國內生産的奶粉進行規範配方,而不涉及國外生産,那麼企業很容易通過海外生産和海外進口來應付新政,這樣一來國內的奶粉市場失去了企業稅收、就業,進而失去了競爭優勢。”宋亮如是稱。

  因此,上述不具名奶粉企業人士也呼籲,《徵求意見稿》應該適用於在境內流通的所有嬰幼兒配方乳粉品牌,而並不能只鎖定國內生産企業。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公佈的資訊,上述《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期限為一個月,到2015年10月1日截止,在此期間企業、行業人士也將提出各自意見,完善此管理辦法。

  北京商報記者進而了解到,目前該管理辦法在徵求意見階段已得到了眾多人士的意見反饋,最終版本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註冊管理辦法》與最新發佈的《徵求意見稿》之間存在較大差距,且會有所調整,而“適用範圍”能否實現一視同仁,需要等到新政終極版發佈方能揭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