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統戰工作要向商會組織有效覆蓋

  • 發佈時間:2015-11-09 09:31:0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工商聯全部工作的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要將抓基層、打基礎作為區工商聯組織建設的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發揮指導、引導和服務職能,推動統戰工作向商會組織有效覆蓋,把統戰工作貫穿于商會組建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具體來講,要實現五個覆蓋:

  實現組織體系覆蓋

  組織體系覆蓋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商會組織覆蓋全區。閘北區工商聯現有各類商會20家,截至2015年6月,區工商聯共有會員企業2273家。在組織覆蓋上,實現了“有行政區建制就有區域性商會,有非公企業就有商會組織”。

  二是理順關係配強班子。閘北區各街鎮商會統一歸口于各街鎮黨群辦公室或社區發展辦公室。會長原則上由企業家擔任,名譽會長1人,由街道黨政領導擔任。正副秘書長由各街道黨群辦公室和社區發展辦公室負責人擔任。

  三是建立會員發展機制。發展新會員由區工商聯牽頭,會同區有關部門建立非公企業會員發現機制。區工商聯根據新進非公企業註冊所在區域,將企業情況提供給各對應的街鎮商會,由街鎮主動走訪做好會員發展工作。

  實現引導教育覆蓋

  引導教育覆蓋著重抓四點:一是認真謀劃,及時部署,確保思想認識到位。區工商聯成立了閘北區理想信念活動領導小組,每年制定下發活動實施意見。

  二是加強培訓,組織徵文,努力增強活動特色。每年組織新會員企業家、企業家創二代、基層商會進行各類培訓。

  三是表彰先進,加強宣傳,完善聯繫交友制度。評選表彰了20位優秀建設者和20位光彩之星,舉辦理想信念活動主題交流會、現場報告會,宣傳理想信念活動的各類典型和成功經驗。區工商聯完善走訪企業、服務企業等制度,處級幹部在加強與企業家主席、會長聯繫的基礎上,與全區納稅百強企業中的非公企業和各行業非公領軍企業出資人結對交友。

  四是夯實基礎,強化督導,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區工商聯以寶礦控股集團、副主席企業為重點建立了理想信念活動示範企業,確定北站街道商會為上海市非公經濟領域理想信念活動督導點。

  實現服務工作覆蓋

  搭建法律服務平臺,優化非公企業發展環境。2009年9月,由區工商聯牽頭,聯合區法院、區司法局,在上海率先成立了“閘北區非公企業法律服務指導中心”。6年來,累計為1000多家非公企業提供了法律服務。

  搭建經貿服務平臺,加強企業之間合作交流。近年來,組織420多家(次)企業參加市、區工商聯組織的經貿資訊交流、各類中外商洽談會共70多場。蒐集100多家會員企業的經營範圍、各類資質、經營情況等資料,編印“閘北區民營企業情況摘編”。

  搭建融資服務平臺,拓寬非公企業融資渠道。協調區金融辦與有關銀行合作,啟動小微企業信用貸款項目,有46家企業獲得貸款18543.75萬元。組織民營企業與區內30多家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接,累計有15家企業協調融資3.5億元。

  搭建政策落實平臺,幫助非公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近年來舉辦21場民營企業政府扶持政策專題講座。2012-2014年就走訪、調研會員企業845家(次),幫助協調解決問題445項。

  實現非公黨建覆蓋

  開展“三互動”,探索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有效模式。在上海現有的“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體制下,區工商聯會同區社會工作黨委,在上海率先成立了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聯誼會,吸納會員企業黨組織84個、黨員1818名,覆蓋會員企業員工29646人。區工商聯與區社會黨工委互動。對企業出資人加強“四信”教育,引導他們爭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優秀建設者。企業黨組織與企業出資人互動,實現目標同向、互促共進。黨建聯誼會理事單位之間互動,促進産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經貿合作。

  堅持“三結合”,完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運作機制。將黨建工作與同心主題活動相結合、與履行社會責任相結合、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積極探索非公企業出資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

  突出“三培育”,提升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整體水準。培育出一批先進黨組織和先進人物。目前,黨建聯誼會理事單位榮獲上海市“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示範點4個,上海市“兩新”組織系統“五好黨組織”9個。5人評為上海市“兩新”組織優秀共産黨員,6人評為上海市“兩新”組織優秀黨務工作者,4人榮獲上海市“兩新”組織優秀黨建之友稱號。培育出一批優秀的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全區非公經濟人士中有42人擔任市、區人大代表,49人擔任市、區政協委員。培育出一批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品牌。如上海市北高新技術園區綜合黨委“將黨員身份亮出來,讓周圍群眾看出來,把骨幹隊伍帶出來”的黨建工作法,被中央組織部列為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

  實現整體規劃覆蓋

  整體規劃覆蓋包括:編制全區民營經濟五年發展規劃。發揮非公企業支撐經濟民生作用。創新轉型對接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聚焦“南高中繁北産業”戰略目標。助推閘北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等5個方面。

  (本文作者繫上海市閘北區統戰部副部長、區工商聯黨組書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