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專家認為人民幣納入SDR是多贏之舉

  • 發佈時間:2015-11-09 14:13:4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紐約11月8日電(記者王乃水 黃繼匯)中國人民銀行美洲代表處首席代表宋湘燕8日説,目前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的條件日益成熟,將人民幣納入SDR可實現多方共贏。

  宋湘燕在此間舉行的第21屆全美華人金融協會年會上説,對IMF來説,將人民幣納入SDR籃子貨幣可以增強SDR的代表性,使之成為更有吸引力的儲備資産。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共有189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使用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和投資貨幣。隨著中國經濟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金融對外開放水準逐步提高,國際社會在國際支付、金融資産計價、國際儲備等方面對人民幣的需求日漸強烈。

  宋湘燕説,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中存在缺陷,儲備貨幣發行國的貨幣政策目標與各國對儲備貨幣的要求經常衝突,已越來越不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需要,因此改革和完善現行貨幣體系的呼聲日益高漲。

  在此背景下,儲備貨幣多元化甚至發展超主權貨幣已經成為改革和完善國際貨幣體系的方向。人民幣的國際化既體現了改革和完善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要求,也順應了經濟金融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宋湘燕表示,人民幣即使成為儲備貨幣,也不會影響美元的核心地位。從目前美國的經濟規模、金融體系的發達程度、貨幣使用的網路外部性等方面看,美元仍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核心儲備貨幣的地位。

  不少與會專家也認為,人民幣儲備地位的提升可以促進人民幣國際使用的增加,能夠幫助中國的市場主體規避匯兌風險、便利其跨境貿易與投資,並推動匯率、利率市場化等金融改革進程,從而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各國也能夠從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和在中國市場的投資中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

  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統計,截至目前,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四大支付貨幣、第六大外匯交易貨幣、第六大國際銀行間貸款貨幣和第七大國際儲備貨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