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粉碎秸稈可治“土傳病害”

  • 發佈時間:2015-11-07 02:31:1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 曄

  俗話説“斤糧斤草”,收穫一斤糧食就有一斤秸稈。糧食産量上去了,秸稈跟著大量增加,農民和環保部門也就因此而多了一分煩惱。

  其實,心煩的不僅是他們,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蔡祖聰教授看著白白燒掉的秸稈也很煩:在他手裏,秸稈回收粉碎就成為給土壤治病的“良藥”。然而,當他的團隊打算把這項技術推廣給農民時,卻面臨著收不到秸稈的尷尬。

  10月28日,蔡祖聰教授團隊與江蘇丹陽現代園藝産業園簽訂協議,將利用該園一萬餘畝水稻田的秸稈,根治園內5000畝大棚西瓜、草莓、蔬菜等作物的“連作障礙”。

  “連作障礙”是世界難題

  蔡祖聰是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和土壤打了一輩子的交道。他告訴記者,每一種植物都帶有天然的土傳致病菌,它與其他土壤菌構成了龐大的微生物“王國”。植物生長得好不好,與土壤裏的微生物息息相關。

  一片土壤如果連續種植一類作物三四年,這片土地就會形成有利於病原菌生長的環境,變成“病土”。“病土”上種植的相關植物,就會大批生病甚至死亡,這就是所謂的“連作障礙”。

  蔡祖聰説,大棚西瓜、草莓、黃瓜、番茄、洋桔梗以及香蕉、三七等作物的“連作障礙”都十分嚴重,而且是世界性難題。

  對待“病土”,很多農民也在想辦法尋找“藥方”,他們會用大量的農藥來減少病害的發生。但是,大量使用農藥後,一些病原菌産生了“耐藥性”,導致藥越用越多但效果越來越差。迫不得已,這片地最終的命運就是退化後被放棄。最典型的案例是,被稱為香蕉“艾滋病”的香蕉枯萎病近年來在全球不斷蔓延,許多蕉園因此改種、拋荒。枯萎病也成為我國香蕉主産區的頭號病害。

  秸稈粉碎能治“土壤病”

  如何找到根治土傳病害的方法,是許多專家重點研究的課題。蔡祖聰及其研究團隊通過6年的研究發現,最綠色的藥方是秸稈。

  團隊成員、黃新琦博士介紹,每年七八月份,也是大棚蔬菜的休整期,將秸稈粉碎後埋入土壤中,在25℃以上的氣溫下,用塑膠膜覆蓋密封2周。秸稈通過厭氧分解,産生大量有機酸等物質。這些有機酸能夠殺死土壤中的病原菌,未分解完全的秸稈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肥力。並且,這種方法還避免了因秸稈直接還田導致來年農作物病蟲害增加的弊端。

  通過實驗發現,“秸稈草藥”的滅菌率達到了95%以上。南京麒麟門一位農戶用了“秸稈草藥”後,黃瓜的産量是原來的5倍。

  科研人員通過檢測發現,修復期間的土壤電位指標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500毫伏降為-200毫伏。“這就説明需要大量氧氣的病原菌被殺死了,氧化物質被還原了,土壤回歸到種植作物前的正常狀態。”蔡祖聰説。

  學術界把這種方法叫做“強還原土壤修復法”(簡稱RSD)。其實,RSD並不是蔡祖聰團隊獨有,國際上已有日本、美國、荷蘭等國家應用此原理控制“連作障礙”獲得成功。

  與蔡祖聰團隊不同的是,日本採用植物乙醇還原土壤,而美國則往土壤裏噴灑植物糖漿,目的都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殺滅土傳病原菌和根結線蟲。但是,埋入秸稈的方法性價比最高、綜合修復能力最強。

  名大夫、好方子,就差“藥材”了

  蔡祖聰教授認為,使用秸稈修復土壤,根治“連作障礙”,不僅保護了土地資源、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還能為秸稈找到出路,可以説是“一舉三得”。

  團隊成員、南師大副教授王風賀也算了一筆賬,每畝大棚需要2畝的秸稈,按照一噸秸稈的收購價300元計算,加上加工和人力成本後,修復一畝蔬菜地的費用是700元左右。

  以丹陽現代園藝産業園為例,總面積為17828畝,其中5010畝為菜籃子永久蔬菜生産基地,如果用這項秸稈資源化技術,完全可以實現秸稈的收支平衡。並且,他們是以完全無償的形式把技術教給農民用。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在江蘇、山東、海南等地方進行技術推廣。

  不過在推廣過程中,蔡教授的團隊卻遇到了難題,他們無法收集到足夠多的秸稈用於修復土地。“這幾年我們每次下去收秸稈,不是秸稈太少達不到治理的數量,就是價格高得離譜,甚至高過糧食收購價!”他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重視土壤修復問題,把沒有出路的秸稈收集起來為土壤“治病”,並把這項技術在全國推廣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