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 保持鬆緊適度

  • 發佈時間:2015-11-06 22:2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11月6日電 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消息,中國人民銀行6日發佈《2015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指出,將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保持鬆緊適度,適時預調微調。

  《報告》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的總體思路,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鬆緊適度,適時預調微調,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促進經濟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

  更加注重改革創新,寓改革于調控之中,把貨幣政策調控與深化改革緊密結合起來,更充分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針對金融深化和創新發展,進一步完善調控模式,強化價格型調節和傳導機制,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著力解決經濟金融運作中的突出問題,提高金融運作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一是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和改善宏觀審慎管理,優化政策組合,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根據內外部經濟金融形勢變化,靈活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完善中央銀行抵押品管理框架,調節好流動性和市場利率水準,保持貨幣市場穩定。

  繼續引導商業銀行加強流動性和資産負債管理,合理安排資産負債總量和期限結構,提高流動性風險管理水準。繼續探索宏觀審慎管理的機制和手段,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

  二是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支援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繼續優化流動性的投向和結構,落實好“定向降準”的相關措施,發揮好信貸政策支援再貸款、再貼現和抵押補充貸款政策的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發揮開發性政策性金融作用,加大對棚改、水利、中西部鐵路等領域的金融服務。

  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製造強國建設的支援,繼續做好産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基礎設施建設和船舶、流通、能源、科技、文化等重點領域改革發展的金融服務,加大對養老、健康等服務業發展的金融支援,積極提供適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金融産品和服務。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將金融支援化解産能過剩矛盾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大力發展綠色金融。

  做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金融支援工作。進一步推動信貸資産證券化市場健康持續發展。改進和完善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服務,慎重穩妥推進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農業對外合作、現代種業、新型城鎮化等“三農”重點領域的支援力度。

  繼續貫徹落實扶持小微企業的政策措施,加強政策落實情況的跟蹤監測,拓寬小微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完善扶貧金融服務機制,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努力開創就業、助學等民生金融工作新局面。多措並舉,標本兼治,著力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三是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調控機制。進一步督促金融機構健全內控制度,增強自主合理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水準,繼續培育市場基準利率和收益率曲線,不斷健全市場化的利率形成機制。

  健全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增強利率調控能力,理順央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場乃至實體經濟傳導的機制。加強對金融機構非理性定價行為的監督管理,發揮好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的重要作用,採取有效方式激勵約束利率定價行為,強化行業自律和風險防範,維護公平定價秩序。

  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加快發展外匯市場,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為基於實需原則的進出口企業提供匯率風險管理服務。

  支援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穩步拓寬人民幣流出和回流渠道。推動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直接交易市場發展,更好地為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服務。密切關注國際形勢變化對資本流動的影響,完善對跨境資本流動的宏觀審慎管理。

  四是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切實發揮好金融市場在穩定經濟增長、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深化改革開放和防範金融風險方面的作用。

  加強市場基礎性建設,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供高效的投融資市場。推動市場創新,豐富債券市場産品和層次,更好地滿足投資者需求。繼續完善做市商制度,提高債券市場流動性,為培育有效的收益率曲線夯實基礎。豐富投資者群體,培育多元化的參與主體,繼續推動金融市場、金融産品、投資者和融資仲介多元化發展,推動符合條件的境內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強化市場化約束和風險分擔機制。

  進一步推動信貸資産證券化市場健康發展。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推動境外機構到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強化市場監管,充分發揮公司信用類債券部際協調機制的作用,加強監管協調,進一步加強資訊披露、信用評級等市場化約束機制建設,規範市場主體交易行為,防範金融風險,促進金融市場安全高效運作和規範發展。

  五是深化金融機構改革,通過增加供給和競爭改善金融服務。繼續深化大型商業銀行和其他大型金融企業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形成有效的決策、執行、制衡機制,把公司治理的要求真正落實于日常經營管理和風險控制之中。

  繼續推動農業銀行深化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改革,不斷提高“三農金融事業部”服務縣域經濟的能力和水準。繼續推動落實交通銀行深化改革方案,不斷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加快落實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改革方案,抓緊做好業務劃分、健全治理結構、完善風險補償機制、章程修訂等後續工作,確保三家銀行改革依法合規、穩妥有序推進,充分發揮服務國家戰略的功能和作用。繼續推動資産管理公司商業化轉型。

  六是有效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切實維護金融體系穩定。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穩健經營,督促金融機構加強內部控制,強化信貸管理和流動性管理,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和水準。

  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防範預警和評估體系,動態排查風險隱患,繼續加強對地方政府性債務、房地産市場、産能過剩行業、各類影子銀行業務、企業互保聯保等風險領域的監測分析,督促金融機構及有關方面做好各種情景下的應對預案。

  充分發揮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強化交叉性、跨市場金融産品的風險監測和監管協調,按職責分工加強對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進一步落實地方金融監管責任,及時防範和化解各類金融風險。紮實做好存款保險制度的組織實施工作。採取綜合措施維護金融穩定,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