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業金融擔保機制創新的“匯隆探索”

  • 發佈時間:2015-11-06 08:30:5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周靜文本報記者白鋒哲

  近日,由江蘇省財政廳、省政府金融辦、人行南京分行、江蘇銀監局、江蘇證監局、江蘇保監局等政府部門、行業監管單位聯合評定的2015年江蘇省金融創新獎頒發,得分位列第二位的江蘇匯隆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獲此殊榮。

  對該公司“農業融資擔保模式創新”項目,專家們的評價是:“解決農戶融資擔保過程中反擔保措施薄弱的問題,受到了廣大農戶的歡迎”、“有利於解決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流轉交易過程中資金缺乏以及土地流轉後生産過程中資金缺乏的難題……”

  更多更高的評價,來自於農業和農村的實踐,農民和農企的感喟。

  理念創新,解決農村金融抵押物匱乏的核心困擾

  金融服務難以滿足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這是一個全國性的普遍難題。“牛鼻子就是抵押物!”匯隆公司董事長尹建勳深有體會地説,“我們開始在抵押物領域進行探索的時候,國家政策還沒這麼開放,每一步都好比走在刀劍刃上,相當難啊。”

  創新抵押物,是農村金融最重要的理念創新,簡而言之,具有“小崗村”那樣的樣本意義。

  “沒想到,憑藉土地經營權,銀行真的貸款給我了。”7月24日,泗洪縣嚴躍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嚴躍對記者説,不久前,他通過“農交所”將土地經營權抵押給匯隆公司,拿到了銀行100萬元貸款,買了化肥和農藥。

  當地果樹種植大戶江翠英、種糧大戶魏傳彪最近也以土地經營權或林權為抵押,通過匯隆這個擔保平臺,分別拿到生産急需的150萬元、100萬元貸款。

  為響應國家鼓勵使用林權證抵押的導向,匯隆公司對反擔保抵押物進行創新,接受了企業的林權證作為反擔保物,成功為企業向銀行爭取100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推動了龍頭企業參與農村林權制度改革創新,帶動了更多農戶致富。

  找到匯隆公司做擔保貸款的,基本上都是銀行不願意接受的農企及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做的全是弱抵押。”匯隆擔保事業部總經理方慎武説。

  匯隆擔保業務增長很快,去年爆髮式增長,一年做到了4億多元。4年多來,匯隆為分佈在農村的幾百家企業及新型經營主體提供擔保融資13億多元。

  與匯隆合作的一位銀行負責人表示,有了匯隆作為堅強後盾,他們也沒什麼太多憂慮。目前,國開行、農行、江蘇銀行等10來家銀行重返農村,給予匯隆的授信額度超過15億元。

  與銀行合作的農業金融模式也得到了創新。4年來,匯隆與農業銀行共建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的産業鏈融資,與國家開發銀行共建批發性農村金融業務,與中國銀行合作出口農業融資擔保,與南京銀行合作舉辦種子産業專項貸款。

  江蘇省有關部門于2011年6月8日批准設立服務三農的匯隆擔保。在不干涉經營的前提下,2013年和2014年,省財政廳和省農委分兩次為匯隆開展農業投融資擔保設立4000萬元的風險補償資金,極大地促進了匯隆擔保業務的良性發展。

  經專業機構審計,匯隆很好地完成了項目規定的各項任務,實現了政府項目、銀行、農業企業和匯隆自身的共贏,成為全國政府扶持農業融資擔保創新的典型。今年年底,匯隆又將獲得省農委、省財政追加的1000萬元扶持基金。

  一位長期從事農村金融的行長對記者説,代償率如此之低,在高風險的擔保業簡直就是個奇跡。匯隆的雄心遠不止於此。尹建勳説,匯隆由省産業龍頭企業協會牽頭成立,幾年來得到了省農委、省財政的大力支援及合作銀行的認可。

  模式創新,滿足農村金融用之於三農的根本宗旨

  2014年末,江蘇僅存擔保公司200多家,稅後平均利潤率僅為2.7%。嚴峻的行業發展形勢,迫使匯隆尋找一條穩健的發展道路。除了發展模式創新,別無其他良方。

  2013年,隨著國家種業新政的實施,匯隆與省種子管理站、南京銀行合作,投資2000萬元共建江蘇種業基金,設計出“種子貸”産品。2年來,整合了全省3家重點骨幹種子企業,為省內種業企業提供急需的各項貸款。

  作為一家成長型擔保企業,業內人士紛紛評價,匯隆的壯大在於抓住了機遇。尹建勳認為,自從2014年以來,包括一號文件在內,國家至少有5份文件明確提出要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為農村輸血。“國家顯然是把農業擔保作為抓手來解決農村金融缺血。”

  特別是今年8月國務院出臺的《關於促進融資擔保行業加快發展的意見》,聚焦農業擔保,提出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銀政擔三方合作組建新的農業擔保體系,給匯隆上上下下以巨大鼓舞。

  據了解,江蘇即將創新財政資金支農方式,將原來向種糧農戶發放的農資綜合補貼的20%(約11億元)集中使用,主要用於建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支援適度規模經營主體發展糧食生産,解決種糧企業、農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匯隆必將在國家農業擔保體系建設進程中,打上自己的烙印,江蘇省農委將以匯隆為核心創建全省農業擔保體系,我們有壓力,更感到自豪。”尹建勳説。

  早在國家這份全面推進農業擔保體系建設的文件出臺前,匯隆已經悄然行動,佈局全省。今年8月,匯隆與鹽城市鹽都區政府簽訂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擔保合作協議,實現省、市、縣三級擔保風險補償體系聯動。根據協議,貸款主體的貸款利息加上擔保費後融資總成本不超過10%,匯隆公司及其合作銀行不得再要求貸款主體追加保證金等其他反擔保措施。對風險分攤,鹽都區政府每年預算安排1000萬元,對匯隆擔保的代償損失按一定比例給予補償。

  目前,匯隆與泰州正在探索合作建設銀政擔三方合作色新型擔保體系,政府將設2000萬元擔保基金,將使匯隆為新型經營主體和龍頭企業貸款的風險再下降一半。

  體系創新,夯實農業“全産業鏈”的堅實平臺

  匯隆圍繞農業擔保的可持續發展跨出的第一步,是參與農交所建設。匯隆公司創造性地將各類非標準性抵押資産與各級政府部門的農村産權交易所對接,逐步探索出現風險後抵押物的處置方式,有效降低經營風險,保持自身的良性發展。

  第一個試點是匯隆去年與泗洪農工辦合作建設的江蘇泗洪農村産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目前已初步取得成功。泗洪縣財政設立風險金,對不良貸款凈損失補償銀行30%。今年1-9月份,該縣縣鄉兩級已辦理農村産權交易477筆,成交金額6208.07萬元,資産類拍賣平均溢價30%。辦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179筆,投放貸款7547.5萬元,激活了農村沉睡資本,破解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問題。

  為消除農村資産不容處置的業務隱患,匯隆與江蘇省農科院聯手投資興辦江蘇源欣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公司,可全程託管各類農業資産,補充完善交易體系,消除農業資産的閒置期,並培育具有潛在價值的農業資産。該公司成立兩年來,已經具備農業産業鏈各環節服務能力,輻射帶動社會化服務面積達126萬畝。

  泗洪縣石集鄉種植大戶魏超在秋播的田塊間告訴記者,雖然糧價跌了點,但收入跟去年持平,畢竟今年2540畝地的植保交給了源欣公司,每畝地光植保一項就增收20元。此外,源欣公司的融資貸款、烘乾加工服務都深受大戶歡迎。

  源欣公司總經理陶濤介紹,今年對農戶的貸款將達到1500萬元。“我們還通過選擇適合本地種植的高産穩産的品種,來提高水稻産量,增加收益。”源欣公司技術顧問宋開永説。

  金融體系的創新,推動了適度規模經營的大踏步發展。以泗洪為例,目前該縣適度規模經營的土地已達142萬畝,佔全縣耕地面積的60%。小田變大田,田埂變少了,還催生了8116個新型經營主體,農村生産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

  打通一二三産,實現農業全産業鏈聯動,是匯隆更大的抱負。匯隆已參與建設鹽城市亭湖、鹽都的農村交易平臺,並積極參加江蘇省級平臺建設;源欣全程服務模式已輸入到淮安,今年剛剛成立4個月的江蘇淮供欣隆現代農業全程服務有限公司,已簽訂農田服務面積2萬畝。

  在南京,匯隆已與南京市供銷社簽署框架協議,將在六合、高淳等地植入匯隆的整套體系。此外,今後匯隆將進一步將農交所、全程服務嫁接到農村金融改革中,利用大數據,實現雲服務,對生産資料、種植産品、承包經營權的屬性進行分析,讓種田科學化精細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