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錢花出去才是自己的

  • 發佈時間:2015-11-06 07:35:09  來源:長春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3143名90後勤儉調查——四成稱“能省不如會花”、近兩成稱“該吃就吃,想花就花”……

  專家:90後一代節儉意識淡薄

  長春晚報記者 谷迪

  在優越生活條件下成長起來的90後,對勤儉節約有著怎樣的認識?某社交網站近期對3143名90後進行了一次勤儉調查,四成90後稱“能省不如會花”,近七成90後認可“粒粒皆辛苦”,但能做到不剩飯菜的不足一成,更有19.5%的90後明確表示:“人生苦短,要對自己好一點,該吃就吃,想花就花。”

  “人生苦短,要對自己好一點”

  與其想著怎麼省 不如想著咋花更值

  該社交網站的這次調查包括男生1517名,女生1626名。結果顯示,在控制消費方面,41.2%的90後認為應該節省,但並不是一味地想著怎麼節儉省錢,而是應該去思考怎樣將錢花得更值;39.3%的90後認為節不節省無所謂,有實際需要支出或值得買的東西就會去消費,但會儘量少買一些買回來用處不大、買了後悔的物品,希望能夠理性消費就好;另有19.5%的90後表示,沒有必要節省,想花就花,隨自己心願消費。在這些不願節省的90後看來,他們的一些長輩,由於生活太節省,很多想做的事情,為了省錢而沒有去做,十分可惜。人生苦短,要對自己好一點,該吃就吃,想花就花。

  針對這樣一份調查,記者隨機採訪了20位長春90後,他們的消費觀念是怎樣呢?是否也存在這一現象呢?

  “錢就是用來花的,攢它幹嘛!”

  月入3000元不夠花 4000元也攢不下

  初入職場的金小姐今年25歲,是第一批90後。金小姐向記者介紹,大學畢業後自己在一家投資公司當文員。“剛開始實習的時候一個月就1500元,我還是本市的呢,吃住都在家裏,但是也不夠花,平時電話費、跟朋友聚會吃飯,還沒到開工資的日子錢就花沒了。”金小姐説,實習的時候每個月還得讓家裏補貼自己。兩個月後實習結束轉正,一個月能開3000元錢,本以為能夠花了,但還是不夠。“有時候買買衣服、鞋子、化粧品,加上隨禮的錢,還是不夠花,但我不會在管家裏要錢了,畢竟父母掙錢也不容易。”金小姐説。

  “錢就是用來花的,攢它幹嘛!”宋先生説,自己沒上過大學,今年23歲了,大專畢業後就出來打工,月收入能達到四五千元,雖然掙得不少,但是宋先生工作的兩年一分錢沒攢下。

  宋先生告訴記者,自己老家在延吉,來長春打工兩年了,一個月租房子加上吃穿就得2000元左右,剩下的錢除了跟朋友應酬吃飯就是自己玩遊戲買裝備用。“特別是夏天,沒事晚上跟朋友吃地攤喝點酒,每次都得二三百元,也不能次次都讓朋友花錢啊,而且我還有個女朋友,平時也得開銷啊。”宋先生説,跟女朋友在一起每個節日、紀念日都得過,吃飯加上送禮物就得500元,“但是我不心疼錢,自己掙的錢花著也舒心,錢花出去才是自己的。至於存錢的事以後再説吧。”

  專家:

  90後理財觀念不強 大多為“月光族”

  隨後,記者採訪了曾就職于吉林省社科院的研究員李老師。“我認為現在的90後大多節約意識淡薄,首先,90後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理財觀念不強,部分雖然就職但仍處於工作初期,收入不高,大多為‘月光族’。”李老師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