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務院:改組組建國資投資運營公司

  • 發佈時間:2015-11-05 02:31:16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主要通過劃撥現有商業類國有企業的國有股權,以及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注資組建。或選擇具備一定條件的國有獨資企業集團改組設立。

  ——《國務院關於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的若干意見》

  11月4日,《國務院關於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的若干意見》對外公佈。國務院要求,推進國有資本優化重組。清理退出一批、重組整合一批、創新發展一批國有企業,建立健全優勝劣汰市場化退出機制,加快淘汰落後産能和化解過剩産能,處置低效無效資産。

  更注重財務投資和收益回報

  上述《意見》提出,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主要通過劃撥現有商業類國有企業的國有股權,以及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注資組建。或選擇具備一定條件的國有獨資企業集團改組設立,以服務國家戰略、提升産業競爭力為主要目標,在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通過開展投資融資、産業培育和資本整合等,推動産業集聚和轉型升級,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

  以往,國資委作為國有資産監管機構,對國有企業的各項事務,包括經營業績、人事變動、資本運作等都進行著管理。既當裁判員、又當教練員,不斷被外界質疑。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過去的國資委既不像政府,也不像企業和股東。現在要建立的投資經營公司,像是一條隔離帶,在國企和政府之間,以免政府手伸得太長,企業就可以真正成為市場獨立主體。商業類的國企也就形成了三層的監管框架。

  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中,監管方向從管資産變為管資本轉變,新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管理方式將明顯不同於國資委,也將更加注重財務投資和收益回報。

  此次《意見》就要求,界定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與所出資企業關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對所出資企業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以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

  對此,國企改革專家、上海天強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祝波善對新京報記者分析,這是一個積極信號。目前,一級公司對下級公司的管理越來越行政化,什麼事情都要管。這種情況下,投資、經營公司就不可能建立起來。此次意見主要是明確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定位,與曾經的國資委不同,更多是以財務投資為主,更加注意收益回報。

  地方國資近十萬億資産可能入市

  對於資本市場,國有資本的改革始終是備受矚目的焦點。此次《意見》提出,推進國有資本優化重組。分析認為,除了中央國有資本,地方國資仍有大量資産沒有進行證券化,未來可能有將近十萬億的資産進入資本市場。

  國務院在《意見》中指出,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加快推動國有資本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中。同時,清理退出一批、重組整合一批、創新發展一批國有企業,建立健全優勝劣汰市場化退出機制,加快淘汰落後産能和化解過剩産能,處置低效無效資産。推進國有資本控股經營的自然壟斷行業改革,根據不同行業特點放開競爭性業務,實現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更好融合。

  對此,祝波善認為,這與政府此前發佈的改革意見進行了呼應。前些年,國企的日子好過,現在沒有了。某種程度上,很多産能過剩的行業,都是由國企造成的。現在正是要清理掉這些資産,也就是“清理退出一批”。

  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馬遙認為,新發佈的十三五規劃關於國企改革的提法又一次將國企改革推向市場的風口浪尖,未來改革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國有企業從管資産為主向管資本為主轉變,並健全國有資本合理流動機制。還有一個是加快放開電力、電信、石油等壟斷行業的競爭型業務,鼓勵民營企業進入。

  馬遙也表示,國資體系瘦身是國企改革的一大任務,未來大量産能過剩、效率較低的國有企業將面臨並購重組。

  其中,並購、重組、上市是國有企業資産證券化的主要途徑,地方將會大力推動地方國企改制上市。馬遙認為,2013年地方國企資産有55.5萬億元,而資産證券化率總體而言不到30%,未來幾年很可能會有近10萬億的資産入市,這將帶來大量的投資機會。

  對此,祝波善也表示認可。今年下半年以來,央企集團層面與上市子公司層面的整合不斷上演,一個主要目的即推動整體上市。祝波善認為,上市一方面可以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資本市場加強對國有資本的有效監管。

  新京報記者 趙嘉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