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釋放“1+1>2”的改革綜合效應

  • 發佈時間:2015-11-03 08:30:5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評論員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剛剛閉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重要節點,中辦、國辦印發的《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是從提高農村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出發推進深化農村改革的重大舉措。方案明確了深化農村改革總的目標、大的原則、基本任務和重要路徑,頂層設計清晰、指導性強,不僅事關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也必將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十三五”戰略規劃的宏偉藍圖中擔當重大作用。

  當前,我國已步入經濟新常態和改革深水區,經濟增速放緩,外出務工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困難,農業經營比較效益不高,農民就業增收面臨多重困境。糧食高産量、高收購量和高庫存量“三高”疊加,暴露出的生産結構與市場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農産品的價格“天花板”和生産成本“地板”的雙重壓力仍在不斷加重。一系列現實挑戰表明,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迫切需要更加綜合更加堅實的制度保障。當前各項改革正紮實有序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和農業現代化正穩步向前。但是,利益關係更加複雜了,發展目標更加多元了,影響因素更多樣了,任務也更加艱巨了。因此,更要從總體上把握好改革方向,加強各項改革任務之間的銜接和配套。

  農村改革綜合性強,必須樹立系統性思維,做好整體謀劃和頂層設計,進一步提高農村改革決策的科學性。要緊緊圍繞“四個全面”和“十三五”時期的核心任務,抓好農村集體産權改革、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農業支援保護體系、城鄉一體化體制機制和農村社會治理體系等關鍵領域。要深入推進當前正在進行的各項改革任務,並從全局上協調農村各項改革,完善農村各類所有制經濟制度,加強對農民財産權的保護。要加快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發展節奏,完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主體培育、支援保護體系、社會化服務體系、科技創新體系、農村金融等體制機制,提升農業發展競爭力。

  深化農村改革要切實保障農民利益,統籌兼顧各項改革任務。要進一步理順城市與農村、效率與公平、發展與保護等重要關係。在條件成熟的地區和領域,加快農村改革縱深推進,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注重發揮各地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在條件尚未成熟的地區和領域,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鼓勵循序漸進,試點先行,妥善處理好各種利益關係。

  改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著眼社會發展和三農工作全局,統籌規劃,妥善安排,把握好農村改革的方向和路徑,落實好各項農村改革措施,協同、有序推進各項改革,力爭最大限度釋放“1+1>2”的改革綜合效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