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裝備製造半數獲突破 大規模産業化或在十三五末

  • 發佈時間:2015-11-03 08:19:5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阮曉琴  責任編輯:張少雷

  昨天,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在工博會“2015高檔數控機床論壇”上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説,與中國製造2025密切相關的國家“04專項”一半取得技術突破,四成進入産業化,大規模地産生經濟效益預計在“十三五”末。屆時,中國高端裝備製造與國際水準差距將大大縮小。

  “04專項”四成進入産業化

  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中國製造2025》,之後又公佈了關於推進《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加之近十年來推進的包括01、02、03、04專項在內的十余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規劃,構成了我國振興製造業的戰略與技術部署。

  據介紹,“04專項”數控機床專項包括數控、主機和功能部件和關鍵部件等。經過努力,我國高端裝備突破了一些關鍵技術,比如航空領域的800MN大型模鍛壓機等重型設備,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為軍機跨代發展和大飛機研製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盧秉恒院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經過“863計劃”和“04專項”等多年積累,中國高端裝備製造技術從無到有的,由弱到強,有所突破的佔了一半。中國數控機床在設計、製造和實驗等上了一個很大臺階。比如五軸聯動機床、中高端數控機床和國家急需的大裝備,都取得了很大進步。

  汽車領域裝備也實現了重大突破,包括衝壓、焊接、涂裝和整裝等四大汽車關鍵工藝。其中,衝壓已經取得經濟效益。東風汽車一位人士稱,焊接、涂裝很快也能見效益。

  盧院士稱,40%的“04專項”技術進入已經産業化階段。其中,20%實現了量大面廣的産業化,20%的進入批量化、工程化應用。8~10家企業已經從這些新的高端裝備技術中獲得效益,為企業的産品結構調整打下了技術支撐。

  大規模産業化或五年後

  德國工業4.0引領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經歷了蒸汽時代、電力時代、電子和資訊技術時代,當前的基於物流和無線通信的資訊物理系統即工業4.0。

  據工信部部長苗圩介紹,中國製造尚處於工業2.0和3.0並行發展階段,必須走工業2.0補課、工業3.0普及、工業4.0示範的並行發展。

  記者從論壇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高端製造的思路已經明確:中國製造2025將與創新協同結合起來,高端製造在大規劃、市場驅動下實現追趕與跨越並舉。實施全社會協同,包括市場協同、國家項目採購;産學研協同,企業應成為整合創新的主體。用新思路建創新平臺建設,將網路化、CAD、3D列印等結合起來填補中國製造短板的一體化開發;要把科技計劃協同,在智慧製造“新三基”感測器、軟體和大數據上佈局;在工業網際網路+智慧製造上有所作為。

  針對高端裝備業板塊在資本市場受到追捧的話題,盧院士提醒投資者,基礎工業是技術的漸進。高端機床要形成持續熱點,要靠企業把自己做好。高端裝備整體産業化成熟,估計要四、五年以後,那時中國與國際前沿技術的差距可大幅縮小。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黨委書記王德成也認為,高端裝備大規模産業化大約在四、五年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