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品種用途多,農民選擇就多

  • 發佈時間:2015-11-02 08:31:0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繆翼

  正值豐收時節,而今年的玉米賣不出好價錢,這讓許多農民開始打起了“退堂鼓”,猶豫明年到底還種不種玉米。相反,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聯農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柴振波打算明年將他託管的3000畝地中的2000畝用來種“先達糯001”。

  在糧食價格下行的當下,柴振波的魄力從哪兒來?原來,今年他到唐山、衡水等地進行了實地考察,瞅準了這個好品種。

  “地不可能荒著不種,這就需要轉變思路、調整結構。‘先達糯001’這個品種用途多種,恰恰就是調整生産結構很好的契合點。”柴振波進一步解釋,出苗後84天左右結出棒子,這時可以當鮮食玉米賣;而如果當時價格不合適,就乾脆等到成熟後再收割,因為該品種本身所含的高支鏈澱粉是食品級變性澱粉的原材料,其收購價每噸比普通玉米高200元左右,也不失為增收的一個辦法。“用途多,農民的選擇就多了。”

  那麼,問題來了,每年審定的品種繁多,究竟哪個品種會如“先達糯001”這般,在糧價下行的當下,依然受到“柴振波們”的青睞呢?靠挖掘。

  因為産量最直觀,農民選擇品種會單純從産量進行考量,其實,在産量一樣的情況下,用途多的品種價值會更高;而由於我國農業生産大多是千家萬戶的“小作坊”,過於分散,管理水準也較低,下游初(深)加工企業對原料的控制難度也很大,迫切需要專用農産品但無處可尋。連接農民和下游加工企業,讓兩頭受益,自然要靠一個中間組織。在柴振波眼中,北京優種優栽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姜偉就是這麼一個能夠幫助農民對品種進行更深層次分析及提高田間管理水準,幫助加工企業細分市場的“中間人”。

  “糧價下行,産能過剩,競爭加劇,優種優栽會有更大的貢獻,我們從糧油農産品切入,會逐漸擴增到飼草、水果、蔬菜等農産品。”姜偉的自信不是沒有道理的,“切中需求的市場才有生命力,公司一手是農民,一手是加工企業,選出品種某一方面的特性提升某一方面的用途,從而增加農業附加值。比如今年通過國家審定的‘農大372’,其澱粉含量比普通品種高兩個百分點,澱粉廠是非常樂意收購的。好年景時,能比其他品種賣價高一些,即便今年這樣的年景,因為品種的多用途,也會被優先賣出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