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戈壁灘上的“英雄樹”

  • 發佈時間:2015-11-02 05:48:3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疆的紅柳生命力極強,在鹽鹼灘、野漠荒原都能茁壯成長,被譽為“英雄樹”。在新疆,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就像戈壁灘上的紅柳,不怕苦、不怕累,紮根沙漠周邊和邊境沿線屯墾戍邊,為祖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

  他們就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老戰士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兵團精神。

  到艱苦的地方去

  新中國成立之初,為改變新疆經濟落後、人才匱乏的局面,國家先後從內地省市組織動員各行業人才來新疆工作。在湖南,先後有8000多名湘女響應號召,王瓊林就是其中一位。現年84歲的王瓊林眼明語清:“我聽説國家號召到西北建設邊疆,想都沒想就報了名。只要黨需要,到哪我都去。”

  1952年,王瓊林坐著大卡車來到烏魯木齊,“當時的烏魯木齊路上行人稀少,市面蕭條。但我堅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隨後,王瓊林被安排當小學教師。“我的第一節課是失敗的。因為我不會説普通話,學生聽不懂我的湖南口音。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我跟著收音機學普通話,不到3個月過了語言關。”王瓊林説,雖然當時條件艱苦,但學生學習勤奮,很多都成為新疆的建設者。

  “當時就想哪艱苦去哪。”今年87歲的唐善英老人1950年從中南軍政大學廣西分校畢業後,一路顛簸來到新疆。1951年,她來到阿勒泰,負責給挖水渠的同志做飯。“冬天,生了凍瘡的手腫得像麵包,風颳起來石頭都跟著跑,人必須蹲著。”水渠通了,唐善英和負責做飯的同志榮立了集體三等功。

  建設美麗邊疆

  9月22日,陽光照在新疆五家渠幹休所的院子裏。91歲的程文斌坐在輪椅上,靜靜聆聽播放機播放的音樂。

  程文斌曾是抗戰時期的“神槍手”,他告訴記者:“以前住的是土塊房,下鄉鎮騎馬或自行車,路很難走。當時,每月只有28斤口糧,勉強能吃飽。”

  在五家渠市的博物館裏,一張攝于1953年的照片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照片上,一個戰士拿著一盆水倒在另外一個彎著腰的戰士身上。彎腰的戰士名叫曹含俊,今年已86歲高齡。他説,拍照時,猛進水庫第一期工程完工後開閘放水,修築水庫的戰士們都無比興奮。

  1950年,曹含俊和戰友們一同從湖南進疆,那年他21歲。1952年,五家渠市猛進水庫開工,當時在農林水利科工作的曹含俊參與了建設。“那時,五家渠是一片濕地,蘆葦跟人一樣高。”曹含俊回憶説,割蘆葦時,戰士們沒有長筒膠鞋,就用牛皮套在腳上,工作苦中有樂。

  感恩倖福生活

  近日,反映兵團生活和晉疆情誼的大型話劇《生命如歌》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引起熱烈反響,劇中女主人公的原型是今年88歲的閆林楓老人。

  閆林楓與已故丈夫李旭昌早年都參加過抗日戰爭。後來,他們共同奔赴新疆,成為屯墾戍邊的軍墾人。

  閆林楓到新疆後,在八一農場負責勞保福利、結婚登記等工作。她經常跟大家一起勞動:“割麥子、拾棉花,這些活兒我都幹過。當時條件艱苦,沒有白麵吃,只有苞谷面,勉強能吃飽。冬天天冷,大家穿氈筒,特別硬,腿都打不了彎。”

  “現在,新疆經濟得到了大發展,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孩子也孝順。這多虧黨的政策好。”閆林楓説,“我很想念我的戰友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流血流汗才換來的,我們要倍加珍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