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A股“捉妖”宜保持高壓態勢

  • 發佈時間:2015-11-02 01:00:1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報道,10月30日,證監會宣佈擬對8宗違法案件作出行政處罰,罰沒金額總計1.47億元。這是繼10月23日後,證監會再次對違法行為開出鉅額罰單。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內幕交易行為必須嚴厲打擊,證券執法將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堅決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對此,網友表示,目前妖股橫行,證監會強化監管非常有必要。網友建議,一方面,在妖股“博傻”期間,中小投資者要避免成為接最後一棒者。另一方面,監管部門在打擊違法違規交易行為時,應該快準狠,進一步提高證券市場的違法成本。

  妖股出沒炒作持續

  在證監會的嚴厲處罰下,妖股炒作目前尚未熄火,甚至有點逆勢而上。其中,特力A堪稱典型。以致許多網友戲稱,“連特力A的主力都還在努力,你有什麼理由選擇放棄?”

  網友“曹中銘”認為,正如“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股市本無妖,參與投機的人與資金多了,也就産生了妖股。不過,在妖股的背後,卻不乏操縱股價、內幕交易或資訊泄漏等違規違法行為的發生。因此,對於妖股,強化監管是不可或缺的。

  網友“大壯是只貓”表示,目前兩市遊資的攻擊範圍越來越集中在少數妖股身上,熱點不能夠及時擴散,一旦妖股崩盤,對於兩市的後續發展不利。

  嚴懲違法違規行為

  “雖然妖股誘惑力很大,但只宜觀賞不宜追入。”網友“郭施亮”認為,在A股市場中,從來不缺乏妖股,但是當妖股的炒作熱度迅速降溫之後,卻往往會給高位追高的投資者帶來沉重的衝擊。或許,在妖股“博傻”期間,就是在等待接最後一棒的人。

  網友“空空之石”表示,妖股從來不能帶來繁榮,只會帶來財富毀滅。中小投資者對妖股總是充滿艷羨,希望自己手中個股能成“妖”,卻經常忘記了,想在妖股身上咬一口,純粹是刀口舔血、與虎謀皮。

  “作為投資者,我們要為證監會‘捉妖’毫不手軟的做法喝彩。”網友“皮海洲”表示,在“捉妖”的問題上,當然還可以更完善一些,以便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同時達到嚴懲市場操縱者的目的。一是“捉妖”要更及時。二是要追究股價操縱者的民事責任,讓股價操縱者賠償投資者的損失。

  網友“郭施亮”認為,妖股接連爆炒給監管機構敲響了警鐘。顯然,無論是對股票操縱行為,還是內幕交易行為,光罰款不入刑,是遠遠不夠的。對此,A股市場亦可借鑒美國證券市場的處罰機制,要大幅提升證券市場的違法違規成本。

  (記者 王玉 整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