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新常態:從規模速度到品質效率

  • 發佈時間:2015-10-31 15:40:0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對我們在“十三五”時期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果把主要依靠高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發展視為“舊常態”,那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的世界經濟環境以及從中等偏上收入向現代發達市場經濟過渡的新發展任務,決定了我國經濟將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表現出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發展方式開始從規模速度型向品質效率型轉變。

  新常態下為什麼要重視經濟增長的品質?這是因為,舊常態下的高要素投入增長驅動方式無論從供給、需求,還是從資源環境角度看,都已經難以為繼。要素使用效率的低下,決定了發展方式必須儘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向品質效率型轉變,成為中國經濟新常態的重要特徵之一。

  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要求我們必須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品質,要著力實現有品質、有效益、沒水分、可持續的增長。

  要堅持內涵式發展。要辯證看待發展階段轉換過程中出現的增長率短期下降,少用或不用大規模刺激政策維持高增長,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前提,對經濟結構進行調整。通過增加有效供給來撬動新一輪經濟增長,如以推進新型城鎮化為契機,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服務投入,釋放農村消費需求。堅定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著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中實現經濟增長。

  要堅持創新發展。新常態者,新發展階段也。必須確立新的發展理念,用新的理念引領新的發展,不斷拓展發展新空間。這就要求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把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要堅持開放發展。開放是推動改革的重要力量,也是實現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以經濟特區為代表的第一次對外開放浪潮推動中國經濟走上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路,以加入WTO為代表的第二次對外開放浪潮推動中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自由貿易區為代表的第三次對外開放浪潮將推動中國越過改革的攻堅期和深水區,建成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新常態下,必須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準,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産品供給,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作者李文溥,係廈門大學特聘教授、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