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燕郊之囧”如何破解?

  • 發佈時間:2015-10-31 02:32:05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議論風生

  公共服務的一體化,資源的均衡化,其實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最為基礎的工作。唯有夯實這個基礎,産業的順利轉移,人才的自由流動,民眾生活品質的維繫才有起碼的保證。

  據新京報報道,位於河北省三河市區西的燕郊,與北京市通州區隔河相望,距北京市很近。北京人口大量流入燕郊,到2014年,小小的燕郊人口已達60萬,人口密度是北京城的2倍。人口的劇增,帶來的是基礎教育沉重的壓力,七八十人的超大班在燕郊已是普遍狀況。三河市教育部門稱,三河市整個中小學校教師缺口達500多人,燕郊佔400多人,僅今年一年中小學凈增學生6000人,其中燕郊5000多人。這一局面也被稱為“燕郊之囧”。

  燕郊上學難,缺學校、缺師資,與當地政府部門沒有做好教育發展的規劃有很大關係。近十來年,燕郊一直在大量賣地蓋樓,按理説,政府對於來自北京的買房者涌入,應當是能預見的。所以,燕郊當地政府如果提前做好規劃,加大教育資源的供給,也不至於陷入如今這樣的窘境。

  當然,這也同時暴露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基礎教育服務卻沒有跟上人口疏散速度,三地教育資源也沒做好統籌安排。要知道,在十來年燕郊中小學入學學生暴增的同時,北京這邊則因為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入學學生相對減少,導致一些學校被關閉,班級縮減,甚至出現了超編教師的安置問題。

  設想一下,如果那時能將北京過剩的教育資源用於支援燕郊等北京人口流入地,建立起京津冀三地之間的教育共用機制,那麼將能有效緩解燕郊等地的教育困局。

  “燕郊之囧”對於當下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無疑是個警示,在推進過程中,不能只關注經濟發展層面,更要關注公共服務層面。人口流動,教育、醫療、市政交通、生態環保等公共服務也要隨之流動,京津冀三地的公共服務部門應當聯動起來,要根據人口流動趨勢,及時建立預警機制,研判公共服務可能出現的缺口,及時預警,提早介入解決。

  京津冀三地有關部門應當認識到,公共服務的一體化,資源的均衡化,其實是最為基礎的工作。唯有夯實這個基礎,産業的順利轉移,人才的自由流動,民眾生活品質的維繫才有起碼的保證。

  當然,近幾年,我們也看到相關部門在行動。例如京津冀區域的基礎交通建設已有長足進步,三地政府正積極打通斷頭路,打造便捷的交通運輸服務體系。北京一些大醫院也通過共建、技術輸出、人員培養等方式,幫助河北提高醫療水準。

  但總體而言,京津冀三地基礎公共服務水準失衡依然嚴重,所以,我們不妨以破解“燕郊之囧”為契機,全面檢討目前三地公共服務一體化的短板,推動三地之間實現公共服務“無縫對接”,讓民眾真正分享到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紅利。

  □于平(媒體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