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百年瑰寶放射奪目光彩

  • 發佈時間:2015-10-29 16:32:07  來源:合肥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以為“梁園小鱉”是以鱉為材料的菜品,沒想到卻是用上等麵粉、香油、芝麻、糖絲、生薑、金橘餅等原料烤制的麵食;2007年底,隨著華僑飯店區域拆遷,淮上酒家也被拆除成為往日記憶……“尋找老字號的故事”活動開展以來,多名網友發文講述自己或父輩與老字號之間的故事,今天,本報記者特整理部分以饗讀者。

  沒想到“梁園小鱉”是麵食

  網友“切不可”説,肥東的好友邀請到梁園品嘗特産“梁園小鱉”,本以為是以鱉為材料的菜品,沒想到卻是用上等麵粉、香油、芝麻、糖絲、生薑、金橘餅等原料烤制的麵食。小鱉個頭小又特別香脆,口感酥酥的,味道微甜,有點像麻花,但又不同,可謂美味絕倫。老闆是個地道的肥東人,一句句俠們喊得特別親切,生意火爆。實實在在的誠信經營,才能打造口口相傳的口碑,才能得到豐厚的實惠。

  網友“肥布”説:此“鱉”非彼鱉,這是梁園一道農家麵食哦!相傳,乾隆下江南途經梁園,微服來到當地首富蔡家。蔡家好客,吩咐倒茶擺酒,把酒言歡。酒飲正酣,呈上一碟小鱉,乾隆品嘗後備覺小鱉“香、酥、甜”,讚賞不已。雖為一個傳説,卻足以説明小鱉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

  同樣為肥東麵食的撮鎮公和堂獅子頭也為網友稱道,網友李復説,逢年過節,父親都會從撮鎮 “公和堂”食品廠裏批發幾箱獅子頭送給親戚朋友。每次我遠行,他也會給我預備一箱。一直到現在,這家廠做出來的食品味道和品質都沒有變,還是小時候的味道,而且價格也非常實惠。老闆為人實在,誠信經營,我想,這是獅子頭傳承百年的主要原因。

  讀者劉延峰回憶,我向來對主食以外的食品不感興趣。小時候沒得吃,長大了又不屑吃。因為不屑吃這些東西,也就懶得去留意。就連享譽大江南北,有著百年曆史的肥東縣名牌産品“公和堂獅子頭”,直到去秋我才得知。想想真是汗顏!“那天我是大飽了口福,接連吃了好幾個獅子頭,不是我貪吃,是公和堂獅子頭的美味讓我無法阻擋。合肥地産名點,人們都應品嘗品嘗才對!”劉延峰説。

  淮上酒家已經成為往昔

  在老合肥人的記憶裏,老字號餐飲企業淮上酒家的廬陽湯包和肉合餅,曾獲“中華名小吃”稱號,是不可多得的往昔回憶。

  網友志康説,曾坐落於安徽合肥長江中路繁華路段的淮上酒家,其歷史要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它最輝煌的時期是在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那時的淮上酒家集餐飲、沐浴、洗染為一體的一條龍服務,使其成為合肥國字第一號餐飲。而且,合肥最早的西餐廳也是在這裡,成立於1982年。可惜,2005年國企改制後,淮上酒家被浙江錢塘集團收購重組。不過,2007年底,隨著華僑飯店區域拆遷,淮上酒家也被拆除。餐飲大師葛克銘是當年合肥餐飲服務公司的老員工,他説,淮上酒家的品牌被人註冊了。

  網友麥田裏de陽光説,合肥還有百年老字號大雅樓,創立於1906年,以徽菜為主,兼做粵菜和川菜,是解放前盛名合肥的四大名樓之一,大雅樓曾以李鴻章大雜燴、包公魚、肚包雞等菜名聲在外。據了解,大雅樓的創始人週四,曾是李鴻章家府廚師。可惜現在不知大雅樓開在哪了。

  留在人們記憶裏的還有“張順興號”,“張順興號”創始於1882年,起初為一家小黃煙店。1906年正式取名“張順興號”,主要經營糕餅、點心、炒貨和酒。“張順興號”在風雨中走過百年,逐漸發展為家喻戶曉的“百年老字號”。其最有名的為四大名點——麻餅、烘糕、寸金和白切,其酥、香、脆、甜,被合肥人稱為“四大名旦”。

  網友東環則回憶,小時候,在我上學快要遲到時,總會有母親看我狼吞虎咽吃著雞湯麵的溫馨,那時,愛吃在嘴裏,藏在書包裏。長大後,在我和愛人戀愛時,總會有夾著麵條給彼此時欣慰的表情,那時,愛留在面裏,藏在你我心裏。現在,當我成為一位母親時,看到兒子嘟弄著小嘴嚼著細長的麵條時,心裏總有説不出的喜悅,這時,愛,留在責任上,停留在那碗雞湯中。三十年,那碗雞湯麵永遠牽住了我對親人的愛,而她也于無聲中淺唱著家的味道。

  “劉鴻盛”小吃正散佈各條街巷

  合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陳偉以實名身份寫出了記憶中的味道——百年老字號“劉鴻盛”小吃。

  他説,現今大都市的合肥,KFC、麥當勞等“洋快餐”眾多,烤串、肉夾饃等外地小吃充斥各個早餐攤點……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記憶中的老合肥的味兒,還有麼?冬菇雞餃、蘿蔔絲酥燒餅、油香、桂花糕等等這些讓我們兒時口水橫流的小吃現在去哪尋找?

  如今,以“冬菇雞餃”為代表的百年老字號“劉鴻盛”小吃重出江湖,伴著濃濃的老合肥記憶,再一次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從寧國路罍街到宿州路三中,再到阜陽路,各個“劉鴻盛”分店門口,人們排起了長隊,各類小吃受到老合肥的熱烈追捧,很多“伢”(孩子、年輕人)也愛上了這些美味。以招牌小吃“冬菇雞餃”為例:選用上好麵粉,堅持手工和面、搟皮,搟好的面皮薄如蟬翼,放到一頁紙上能透出上面的文字;除了皮極薄外,餃餡也要求極高,採用1年以上老母雞與新鮮冬菇一起製作,而且肉餡材料、湯都不放任何增味劑。端上來時,餃如新月、湯清如茶;吃到嘴裏爽嫩清滑、雞菇味醇,讓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他認為,合肥人愛吃百年老字號的小吃,不僅是因為它美味,更是對從前的懷戀,是對我們合肥歷史的一種傳承,因為我們不曾“忘本”,百年的瑰寶依然在現在放射奪目的光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