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收入“半年報”看清合肥人“錢袋子”

  • 發佈時間:2015-10-28 15:31:10  來源:合肥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想知道大多數合肥人今年賺的錢中,哪部分收入佔比最高,哪些錢來得最快?省統計部門發佈了合肥居民收入分析“半年報”,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宏觀環境下,上半年全市居民收入總體呈現穩定增長但增速趨緩的態勢。

  現狀

  養老機構和醫院無直接通道

  據介紹,目前合肥市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2015年合肥老年人口比例達17%,養老以及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日益增大。合肥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合肥市有養老機構191家,有35000多張養老病床。而這些並不能滿足需求。

  幾乎所有的養老機構負責人都認為,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老齡化上行壓力的不斷加大,老年疾病及慢性病的多發態勢,讓醫養結合模式的探索勢在必行。

  合肥一家養老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養老機構一般只配備了一到兩名全科醫生,有的甚至連全科醫生也沒有,因而經常會遭遇的尷尬是:老人的健康得不到指導,一旦生病便轉送醫院,但因為養老機構和醫院之間沒有一條直接通道,加上醫療資源的總體匱乏,難以做到第一時間及時準確的治療,甚至連床位都得不到保障。

  升級

  “醫養結合”模式呼之欲出

  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合肥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究其原因是由於我國醫療和養老體系長期割裂,衛生系統管醫療,民政系統管養老,造成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功能單一化,養老機構“養老不醫護”,而醫療機構則是“治病不養老”,二者並不對接,給老年人的養老和醫療帶來不便。

  “即便是這樣,有的老人會因為收費太高去不起,有的則因為其服務太差不願去。有的民營養老機構由於服務不到位,收費高,少人問津。”該負責人表示,正因如此,“醫養結合”型的養老護理模式呼之欲出。

  濱湖醫院牽手振亞養老機構,是我市試水“醫養結合”養老新模式邁出重要一步。今後合肥將充分利用各醫療機構的優質醫療資源,實現醫療、護理、養老、康復等一體化服務,既能滿足“老年慢性病治療在大醫院、康復及護理階段在養老機構”的構想,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醫院住院難的現狀。

  未來

  精準銜接深度融合醫療服務

  老人病了,立即開通綠色通道,直接送到醫院就診。醫聯體成立以後,振亞養老公寓的老人將享受到就醫便利。

  據介紹,醫聯體成立以後,濱湖醫院將對振亞老年公寓每週進行一次主治醫師的查房,不定期針對需求進行公寓特色護理授課和指導,為振亞公寓醫護人員提供進修學習機會。同時將建立雙向轉診機制,發現老人有就醫需求,立即開通醫聯體綠色通道,讓老人在第一時間在濱湖醫院得到有效救治。

  【新聞延伸】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性凈收入、轉移性凈收入和財産性凈收入。

  近日,中國各地2015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數據陸續出爐,已有25省份公佈了前三季度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上海、北京全體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7568元、36047元,是目前僅有的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大關的地區,安徽則排在12位,緊跟在湖北和湖南之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