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新機場地基造型似“鳳凰” 設150個停機位

  • 發佈時間:2015-10-29 14:59:00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王燕 孫穎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新機場造型似“鳳凰”

  設150停機位 到最遠登機口步行只需8分鐘

  本報訊(通訊員王燕 記者孫穎)北京新機場航廈基礎已在上月開始施工,計劃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新機場地基深達40米,為五指廊放射狀“鳳凰”,本期工程站坪機位數為150個。圍繞新機場還將打造600平方公里的新航城。

  北京新機場定位為“大型國際樞紐機場”,與首都機場相對獨立運作,配合各自的基地航空公司構築中樞航線網路,形成北京地區“雙樞紐”。據介紹,本期工程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主要建設“三縱一橫”4條跑道,70萬平方米的航廈。本期站坪機位數為150個,其中近機位83個,遠機位27個,緩壓機位40個。遠期工程到2040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億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400萬噸,佔地達到8.2萬畝,北京部分約4.6萬畝。民用機場主要包括4F級的飛行區(三縱一橫4條跑道)、70萬平方米的航廈、貨運站以及供水、供電、辦公、倉庫、污水處理等各項配套工程。

  經過國際方案徵集、專題論證,新機場採用法國巴黎機場工程公司方案。整體構型方面,呈集中式五指廊放射狀,寓意為“鳳凰”,和首都機場T3航廈“龍”的造型相呼應。高度約50米,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長約1200米,用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83個近機位,旅客到最遠登機口的步行距離約為630米,只需要8分鐘,僅為首都機場T3航廈所需26分鐘的三分之一,首件進港行李可在13分鐘內到達。

  圍繞新機場建設的新航城發展定位為國際航空樞紐門戶,環渤海區域中心。空間佈局為“一帶、兩區、三鎮”,“一帶”是永定河濱水休閒帶,“兩區”是指新航城東區、西區,“三鎮”指龐各莊新市鎮、魏善莊新市鎮、安定新市鎮。

  新航城區域發展模式為港(空港)、區(保稅區、物流區、園區)、城(航空城)一體化發展模式。建立雙向暢通的産業、空間互動傳導機制,以航空關聯、區域關聯構建産業功能體系,以臨空特徵、區域聯運構建空間發展格局。臨空經濟合作區以機場為核心,輻射半徑約15公里,規劃面積控制在600平方公里。空間佈局為“一核四區”的圈層空間格局,其中,臨空核心區位於機場向外5公里半徑的輻射範圍,北京境內約80平方公里,主要承擔機場功能的補充延伸以及保稅物流、服務貿易等功能;“四區”即東北部的高端産業功能區、西部的國際空港都市區、南部河北境內的現代製造業集聚區以及貫穿臨空合作區的大尺度生態功能區。

  新航城周邊還將進行“十”字形高鐵及城際鐵路規劃。“一縱”是京九客專(豐臺-霸州-衡水),“一橫”是廊涿城際(涿州-廊坊-密雲)。公路方面擬建南十路、河堤路以及十崔路。X13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