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秋播時節探油菜

  • 發佈時間:2015-10-29 06:38:40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記者嚴運濤通訊員朱碧浩郭佔軍

  今年,國家油菜籽收購政策調整,油菜籽市場由“政策市”進入“市場市”,農民油菜籽賣的好嗎,油菜種植的熱情如何?秋播時節,記者走進油菜大縣武穴,探訪油菜産業的變化。

  農民困惑:今秋還種油菜嗎

  10月中旬,正是油菜秋播時節,梅川鎮從政村6組的徐才光卻有些提不起勁來,12畝油菜地裏,如今只播種了0.6畝油菜。

  老徐種植油菜熱情銳減,緣於今年夏收的油菜籽價格“大跳水”。

  今年6月,徐才光家12畝油菜地收了3600斤油菜籽。畝産300斤,可謂大豐收,原以為能多掙點錢,但沒想到油菜籽價格大幅下挫。

  6月18日,執行多年的國家油菜籽收儲政策退出,油菜籽的收購價格改由市場調控。

  梅川鎮糧油販子張光德説,去年油菜籽每斤2.3元,今年則跌到每斤1.5元,降幅超過三成。

  按每斤1.5元的價格賣,農民和販子都沒錢可賺。徐才光算了一筆賬,耕田100元、化肥128元、農藥15元、收割120元,一畝油菜成本至少360元,而一畝收入才450元,如果再算上人工投入就虧本了。“我們收購油菜籽需要運費和保管費,還有曬乾的損耗,每斤至少兩毛多。”張光德説,按每斤1.3元收農民不答應,但按每斤1.5元收自己要倒貼不少,虧本的生意誰幹?於是,去年收購油菜籽1000多噸的張光德,今年乾脆轉向改收稻穀。

  販子不收,老徐家的油菜籽賣不出去。無奈之下,老徐乾脆把油菜籽送到榨坊加工成800多斤菜油,在村裏每家每戶到府叫賣。“賣出去600多斤,收入約5000元,比賣油菜籽強些。”老徐説。

  老徐對秋播油菜興趣不大。“去年種了12畝,今年最多種4畝,剩下的地改種小麥。”

  油廠煩惱:訂單油菜擴不擴

  正是油菜籽加工旺季,走進福康油脂公司廠區,卻聽不到機器轟鳴聲,公司總經理鄭山望著空落落的現代化廠房,憂心忡忡。“工廠年加工能力20萬噸,今年收購的油菜籽只有6000噸,開工率嚴重不足。”鄭山説,去年這個時候每天加工400噸油菜籽,所有的機器都開足馬力生産。“現在大機器基本歇著,只有少量的小機器在加工。”

  福康油脂是省級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也是武穴最大的油廠。去年,該公司在武穴有訂單油菜20萬畝,收購油菜籽3萬噸。“公司+基地+農戶”的産業化訂單模式,可以讓農民和油廠實現雙贏。鄭山説,公司連續8年油菜籽收購價比市場價高5角,8萬油菜種植戶成為“訂單農業”的受益者。

  情況在今年發生轉折。油菜夏收季節,福康油脂只收購油菜籽6000噸,不到去年的1/5。

  收購量為何銳減?鄭山説,貸款難卡住了企業收購的脖子,全省不少龍頭農企都在找貸款。

  鄭山很猶豫:明年訂單油菜的面積,公司是擴大還是不擴大呢?

  政府規劃:一二三産業融合

  14日下午,大法寺鎮東畈村,農民毛世文家100畝油菜苗床裏,兩台農機正在耕整作業。指著已露頭的油菜苗,毛世文樂呵呵地説:“一個星期後可以移栽,能滿足1000畝大田需求。”

  毛世文是鎮裏有名的油菜種植大戶,去年種植油菜600畝,可今年油菜籽的收成不如意:收穫18萬斤,但價格每斤比去年低8角錢,今年比去年少收入十幾萬元。

  種還是不種?毛世文犯了難。

  此時,鎮幹部找到府送來“定心丸”:免費提供油菜種子,育苗每畝補助50元,農業部門免費提供病蟲害防治服務……

  這讓毛世文下定決心:擴大油菜種植面積,秋播種1000畝。

  據介紹,大法寺鎮已發展100畝以上的油菜大戶100多戶,今年全鎮油菜種植面積將達4.5萬畝,與去年基本持平。“油菜是武穴的傳統産業和支柱産業,必須千方百計穩住生産。”市農業局農機推廣中心書記程應德説,今年武穴秋播生産確定穩住40萬畝目標。為此,系列激勵政策出臺。

  下力氣穩住油菜種植,武穴的目光不僅在農業。程應德説,結合“鄉村遊”規劃,將打造40萬畝油菜花海風景。“從種油菜到賣菜油和賣風景,油菜串起種植業、加工業和旅遊業,可實現一、二、三産業的融合‘三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