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建立共治機制 保障電梯安全

  • 發佈時間:2015-10-28 06:14:1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監察局會同中國經濟網首次開展的電梯安全網路調查結果日前揭曉。結果顯示,公眾對電梯安全的認知度和關注度越來越高,建立電梯安全社會多元共治機制漸成社會共識。

  近年來,隨著完善法規體系、加強監督檢查、開展隱患治理等措施的實施,我國電梯安全狀況整體上呈現好轉趨勢。但是電梯的安全涉及方方面面,不僅涉及生産單位的設計、製造、安裝、維護、包裝,涉及使用單位的使用狀況,涉及檢驗單位的驗收檢查,還涉及監督部門的監督管理、大眾安全意識的提高等。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監察局與中國經濟網日前開展的電梯安全網路調查結果顯示,要持續提高我國電梯的使用安全水準,就需要構建一個“企業全面負責,政府統一領導,部門聯合監管,檢驗技術把關,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共治體系。

  對此,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局長宋繼紅、上海交通大學電梯檢測中心教授朱昌明認為,引入保險機制,開展電梯安全評估工作,加強群眾在電梯安全使用方面的教育,明確各個單位在保障電梯使用安全上的責任鏈條等,都是提高電梯使用安全水準的重要措施。

  強制安全責任保險呼之欲出

  電梯問題時有發生,不停地刺激著公眾的安全神經。調查中,一個問題是“您認為電梯是否有必要參照汽車等産品投保強制安全責任保險?”對此,84%的受訪者選擇了“有必要”。

  對此,朱昌明表示,電梯在某種程度上講也是一種交通工具,參照汽車引入電梯的保險機制,還是很有必要的。“有了保險機制以後,可以減少風險,也可以增加一些社會的承擔能力。在美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電梯引入保險機制已經幾十年了,法國2003年制定了一部法律,採取多渠道措施提高電梯的安全使用水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引入保險機制。”

  他解釋稱,引入電梯保險機制之後,保險公司會監督電梯的使用安全和維修保養品質,會有專門的檢驗隊伍對電梯做檢驗,如果檢驗公司認為電梯的某個部件需要更換了,那麼業主就應該出錢把它換掉;如果你不換,那麼以後出了問題,保險公司就不會賠錢。而如果業主出錢換了零部件,再出現問題,就可以找維保公司。這樣就從客觀上起到了監督電梯的使用管理和維保電梯品質的作用。

  宋繼紅介紹稱,電梯安全責任保險對於促進電梯的安全至關重要,它實際上是保障電梯安全的一種社會救助機制。關於保險的規定,在《特種設備安全法》的第十七條提出了一個鼓勵政策,就是國家鼓勵投保特種設備安全責任險。而目前在法律框架下,特種設備的一些使用單位和一些小區業主都在試圖試點進行電梯保險的工作,現在有些地方也引入了保險機制,在事故賠償、事故預防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安全評估有效保障使用安全

  宋繼紅説,目前北京、上海等一些地區,已經開展了對老舊電梯的安全評估工作,使用單位和業主可以根據安全評估的結果來決定是否對電梯進行大修或更換。一些地方還制定了開展安全評估的地方標準,國家質檢總局也已經在著手制定《電梯安全評估導則》,以指導和幫助這項工作的規範開展,“這個規定的出臺,將會大大促進解決包括老舊電梯在內的一些存在不安全因素的電梯問題”。

  朱昌明也認為,進行安全評估是保障電梯尤其是老舊電梯使用安全的有效措施。他表示,電梯的安全使用狀況跟多種因素有關係,例如電梯本身的品質,電梯的使用環境、使用頻率,以及電梯的維修保養品質等,很難用一個固定的使用年限對其作一個硬性的報廢規定。而目前我國的電梯狀況是15年以上的業內所謂的老舊電梯的數量在增加。“由於電梯老化,其使用性能會退化,所以故障率會提高。對其進行安全評估,作出風險分析,是科學對待所存在問題的態度和方法。”

  保障安全必須明確責任鏈條

  “公眾在某些情況下是要對電梯的安全負責的。”宋繼紅説,《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三十八條明確了特種設備包括電梯的共有人的責任義務。“像小區電梯的共有人就是全體業主,他們也是電梯安全的責任人。業主可以通過委託的形式,來委託物業進行電梯管理。委託給物業以後,物業就承擔電梯安全的責任和義務。而對於共有人沒有委託給物業的,共有人就應該負責。”

  現實中,對於一些沒有物業的小區,電梯處於無人監管的情況,安全隱患往往較多,這時監管部門就會對這些缺失管理、存在安全隱患的電梯進行封停。“但封停以後又影響老百姓的生活,也出現有些地方擅自使用的情況。建議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視,協調組織解決這個問題。”宋繼紅説。

  其次,電梯的製造單位對電梯安全也負有責任。宋繼紅稱,按照有關規定,電梯製造單位應當對其製造的電梯運作情況進行跟蹤了解調查,同時對電梯維保單位和使用單位出現的一些影響電梯安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還要對電梯安全狀況存在的問題予以幫助解決。對於發現電梯存在的重大隱患,製造單位要提請使用單位進行解決,或者建議停止運作,並把這個情況報告給負責電梯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同時要對這項工作作記錄,予以備查。

  另外,電梯的維保工作在保障電梯安全使用方面是至關重要的。對此,宋繼紅介紹説,電梯的維保工作可以分兩個方面,一是日常性的安全檢查,再一個是維護保養。關於日常檢查,在相關法規當中有明確規定,電梯的使用單位要配備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負責電梯的日常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出現重大隱患,可以現場停止電梯的使用,並向有關負責人報告。

  而電梯的維護保養應當由電梯的製造單位,或者是取得安裝、維修和改造資格的單位來進行,維保單位應該嚴格按照安全技術規範來從事維保工作,保證其維保的電梯能夠持續可靠地運作,保證它的安全性能。所以電梯的維保單位應當對其維保的電梯的安全性能負責。

  除了電梯的製造、維保、使用單位應當進行日常檢查和維護保養以外,電梯的驗收檢驗和定期檢驗也非常重要,這項工作需要由電梯的檢驗單位完成。

  按照法律規定,電梯在投入使用前要進行安全檢查,投入使用以後要進行定期檢驗,電梯檢驗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安全技術規範定期對電梯進行技術檢驗,其中包括驗證生産使用單位電梯安全責任的落實情況,查驗電梯安全性能是否達到要求等。

  宋繼紅還指出,政府部門要充分履行對電梯安全的職責。按照我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的規定,國家對電梯在內的特種設備實行分類的全過程監督管理。作為監督部門,對電梯的設計、製造、經營、使用、維修保養、檢驗檢測等都要進行監督檢查。具體到實際工作中,一方面是採取行政許可制度,對電梯的生産單位進行檢查,對電梯的使用進行登記,對電梯行業相關人員包括安全管理人員、檢驗檢測人員進行考核發證,同時,對電梯的檢驗機構進行資格核準。另外,就是對電梯等特種設備進行監督檢查,主要內容包括強制檢驗制度、現場檢查制度、行動執法制度、事故調查處理制度以及安全狀況公佈制度等。

  宋繼紅透露,“現在我們正在推行‘96333’電梯應急救援平臺,杭州、廣州、南京、西安等地已經全面開通。從目前試點的情況看,原來電梯關人困梯的情況,解救需要一個小時,現在已經縮短到14.8分鐘。對於這項措施,我們準備在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