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80後新農人的葡萄情緣
- 發佈時間:2015-10-28 02:33:01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週三有約
文·龐明廣
把葡萄樹種在營養袋裏,不打農藥,不施化肥,通過電腦遠端控制一根根插進袋子裏的細管,每天定時定量給葡萄輸送水及相關養分……在有“中國葡萄之鄉”美譽的雲南省賓川縣,80後新農人孫永斌種葡萄的方式與當地百姓很不一樣。
三十齣頭的孫永斌2009年畢業于雲南大學。讀書期間,因為家裏經濟困難,他賣過速食麵、數位産品,還參加過創業大賽,獲得省級銀獎。大學畢業後,他果斷選擇創業,在昆明開過廣告公司,還做過紅酒生意。
2013年,在陪妻子回賓川老家探望父母時,看到當地成片的葡萄樹,孫永斌敏銳地發現了其中的商機。“賓川有20多萬畝葡萄,一公斤能賣到十多元。”他説,無論是當地幹熱的氣候條件,還是政府的政策支援,都讓他感受到了葡萄産業的良好前景。
實地考察後,孫永斌與兩名合夥人于2014年4月共同創辦了賓川華僑莊園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建起了佔地200畝的葡萄種植基地。
一名重點大學的畢業生跑到鄉下種葡萄,孫永斌的舉動在當地成了新聞。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沒有沿用當地傳統的葡萄種植方法,而是跑到遙遠的上海“取經”,引進新品種、新技術。
在賓川,許多農戶栽種葡萄密度大,人力物力投入多,種植成本也較高。針對葡萄産業的短板,孫永斌與上海交大簽訂合作協議,成立專家工作站,引進全自動滴灌系統、有機質無土栽培等先進技術,打造了一座集科研、種植、銷售為一體的葡萄莊園。
走進莊園裏的有機質無土栽培大棚,一棵棵葡萄樹種在填滿椰糠(椰子殼加工成的粉末)的營養袋中,葡萄藤已有一人多高,上面挂滿了一串串顆粒飽滿的紫葡萄。孫永斌介紹,這是個葡萄無土栽培試驗基地。“椰糠是從海南運來的,用椰糠代替土壤,可以杜絕土壤中的病蟲害,不用打農藥,更加生態環保。”
在離大棚幾百米外的機房,一套全自動滴灌系統控制著數百畝葡萄的澆水施肥工作。通過安裝在大棚內的感測器,技術人員坐在電腦前就可以實時觀測大棚內的溫度、濕度等數據,並通過在系統中設置各項參數,精準地向葡萄樹滴灌生長所需的營養。
“這套設備雖然前期投入較大,但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也使我們的管理更加精細化。”公司的一位技術人員説。
孫永斌介紹,公司科研人員通過將葡萄與紅提進行雜交,培育出了綜合葡萄和紅提兩種口感的雜交品種,他將其命名為“葡提果”,還註冊了“七彩雲秘”的品牌商標。
“今年莊園一共出産7000件‘葡提果’,每件有2串,售價為298元,果子還沒結出來就被訂完了。”這位新農人説,“葡提果”口感獨特、綠色健康,價格雖比當地普通葡萄高出數倍,但卻供不應求。
看著這個80後幹出如此突出的成績,當地不少種植戶主動前來學習。“賓川老百姓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很強,看到我們效益好,很多人都跑來莊園參觀。”孫永斌説。
他告訴記者,自己未來的目標是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周邊老百姓共同推廣葡萄種植的新模式、新技術。“公司今後將每年定期開展公益培訓,併為全縣種植戶提供技術支援服務。”(新華社)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