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坑”裏村莊的 脫貧路

  • 發佈時間:2015-10-27 00:29:4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下莊,一個要一直向下走的村莊,一個坐落在“天坑”裏的村莊。幾十年來,村民一直用他們的愚公移山精神,克服著惡劣的自然條件,不斷改善著“天坑”裏的生活。

  從重慶巫山縣城驅車2個小時來到渝鄂交界的竹賢鄉,從竹賢鄉再驅車近一個小時才能到達下莊。下莊與竹賢鄉之間,有一條長達7.3公里的盤山公路,它猶如一條細長的腰帶,纏繞在懸崖峭壁之間。記者坐在車裏,望著窗外深不見底的山澗,一路上緊緊地抓著車門扶手。

  “這是一條血路,是一條下莊人用自己的雙手鋪出來的血路。為了修好這條通往外界的山路,一共犧牲了6位村民。雖然犧牲很大,但村民修路的決心一直沒有動搖,從1997年到2003年,村民們用了整整6年時間,才將這條山路修好!”路上,竹賢鄉黨委書記向運亞動情地向記者介紹。

  車子碾著碎石一路下行,當從海拔一千多米到達海拔四五百米時,記者發現仿佛置身於一個天坑,四週是直插雲霄的山峰,坑底是一塊不大的平壩,一些民房稀稀疏疏地分佈在平壩上。向運亞説,這就是下莊。

  一些村民剛收完地裏的烤煙,看到記者,很熱情地圍了上來。一聊才知道,這些村民中不少是當初修路的骨幹。“我們當時都在外面打工,村裏來信説讓我們回去修路,我們都回來了。”42歲的村民張澤山説。

  “困難那麼多,犧牲那麼大,為什麼要修這條路?”面對記者的疑問,村民將記者帶到一條古路下。這條古路,沿著幾乎垂直的山峰向上蜿蜒,最終消失在茫茫山峰間。“這是我們以前外出的路,那時到趟鄉里,一來一回要一整天。”村民楊亨華説。

  下莊村委會主任毛相林説,當時下莊有400多人,將近一半的人從沒到過縣城,甚至還有50多個人從未出過村,當然也沒見過公路、汽車。

  “是少數外出打工的村民和當時的駐村幹部,讓我們認識到這裡和外面的差距,也讓我們認識到要想富先修路。”毛相林説,一開始村民也覺得修路太難了,下不了決心。後來,大家修路的意願逐漸強烈,就寫信召回全村的勞力,“哪怕一年修一公里,也要把路修好!”他們誓言。

  向運亞説,上世紀90年代,當地政府很窮,根本沒有幫扶資金,只能提供一些開山炸藥。“全村400多人全部參與,小孩送飯,大人修路;沒有機器,全靠人力,受傷是家常便飯,一些人還為修路獻出了生命。”向運亞説,30多歲的村民黃會元炸山時摔下懸崖犧牲了,村民帶著悲傷,繼續修路。

  2003年,這條長7.3公路的山路終於修通了,下莊與竹賢鄉的距離,縮短到一個小時車程。有了這條路,村民的生活很快顯示出截然不同的氣象來。

  “村裏的年輕人不再困在村裏,基本都出去打工掙錢了。”村民楊自安説,外出打工的人做什麼的都有,一般情況下一年能掙兩三萬元。還有一些人在外面打工學到了手藝,開起了公司,賺的錢更多了。

  除了打工掙錢,村裏也有了賺錢的産業。記者在村民的房前屋後看到,蒼綠的柑橘樹長勢喜人。“以前,再好的東西都運不出去。現在一畝烤煙收入三四千元。等到明年柑橘挂果後,賺錢的路子更多了。”楊自安説。

  更令村民們引以為豪的是,村裏不但生活改善了,也更有文化了。“幾年前村裏修起了學校,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從這裡走出去。”村民張澤燕告訴記者,現在村裏已經有了20多個高中生,還出了幾個大學生。“修路犧牲的黃會元的孩子,現在一所重點大學讀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