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彩電廠商Q3業績顯露寒意

  • 發佈時間:2015-10-27 00:29:4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國內彩電市場形勢依然嚴峻。

  近日,深康佳、TCL多媒體相繼發佈2015Q3業績預告,稱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將出現虧損。在專家看來,中國彩電市場已進入低速增長的結構調整期,企業轉型升級刻不容緩。

  市場需求不振

  彩電企業出現虧損

  國內彩電行業在經歷前兩年的高增長後,自2014年以來進入平穩發展期。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5年1-8月份,我國視聽設備製造(彩電)行業收入4694.3億元,同比下降1.4%,利潤111.5億元,同比下降11.6%。

  需求不振成為當前彩電行業普遍面臨的一大難題。即使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奧維諮詢統計數據顯示,從九月第一週到十月促銷期第二周,整體五周彩電市場銷售下降了2.3%,充分説明當前中國彩電市場的本質還是需求不夠旺盛。

  今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規模增長5.6%,但奧維雲網預測數據顯示,2015年下半年彩電市場規模將達2293萬台,同比下降3.2%;2015年全年彩電市場規模將達4503萬台,同比僅微增0.9%。

  從上游電視面板環節來看,專業研究機構IHS統計,2015上半年面板廠商向中國電視品牌共輸出2940萬片面板,年增長率高達15%。然而2015年三季度,中國電視廠商的面板採購量急劇減少,同比下降6個百分點至1500萬片面板,預計四季度仍將有所下跌。

  受多種不利因素影響,一些彩電廠商今年業績出現大幅下滑。深康佳A近日發佈2015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稱,今年前三季度將虧損8.3億元至8.8億元,去年同期盈利為4757.93萬元;其中,第三季度虧損約在5.3億元至5.8億元之間,而去年同期凈利潤為221.91萬元。

  TCL多媒體近日也發佈盈利預警公告稱,今年公司在內地平板電視機的銷量和售價均見下跌,公司正面對嚴峻的市場競爭,毛利率因此下跌,再加上人民幣貶值帶來匯兌損失,令公司第三季度可能出現虧損,拖累今年前9個月的業績轉盈為虧。

  針對今年第三季度國內家電行業業績,中信證券研究部認為,黑電板塊整體需求平淡,面板價格雖大幅下降,但國內電視製造競爭激烈,成本下行難以轉化成利潤空間,産業鏈整體價值仍在收縮,板塊上市公司業績均受到一定影響,後續仍需加速轉型探索新盈利模式。

  行業告別高增長

  企業面臨多重壓力

  康佳、TCL多媒體的虧損預告發佈後,引發業界關注。對於虧損原因,康佳方面解釋稱,一是匯率變動,使公司6億美元的凈負債産生了約1.9億元的匯兌損失;二是退回節能補貼資金事項減少了約2.2億元;三是投資收益減少;四是公司管理層的頻繁變動、主營産品市場價格的激烈競爭對經營和盈利有所影響。

  TCL多媒體方面同樣表示,之所以出現虧損,一方面是由於中國市場整體平板電視機零售量及售價下跌,為應對市場競爭,集團採取了更為積極主動的競爭策略,卻導致毛利率下跌;另一方面是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引起匯兌損失及成本上升。

  在業內人士看來,彩電市場是一個以家用市場為主的市場,整體市場需求和房地産緊密掛鉤,由於房地産增長放緩,居民家電購置需求下降,加之前兩年家電下鄉和節能補貼政策透支了市場,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國內彩電行業接下來預期將進入一個規模穩定、低速增長的結構調整期。

  與此同時,近年來國內傳統彩電企業還面臨著以樂視、小米等為首的網際網路電視品牌的侵蝕。網際網路電視“硬體免費、服務收費”的盈利模式,對傳統彩電廠商“賣硬體賺錢”構成巨大衝擊。今年9月19日“樂迷節”當天,樂視超級電視一天總銷量超過38.2萬台,超越去年天貓“雙十一”當天的全品牌電視總銷量。

  除了行業競爭白熱化外,從用戶端來看,伴隨三網融合、多屏時代的到來,電視用戶收視需求升級,多種終端産品正在替代彩電,致使用戶對彩電的需求增長放緩。

  “網際網路+”重構彩電業

  “客廳經濟”成新增長點

  在産業增長放緩、網際網路顛覆傳統盈利模式背景下,彩電企業轉型升級已變得刻不容緩。國內各大彩電企業近年來也爭相加大轉型步伐,尋求突圍之道。一方面,圍繞産品高端化趨勢,爭相推出曲面電視、量子點電視、OLED電視、超薄電視等高端産品;另一方面,順應智慧化電視潮流,完善産業鏈,淘金“客廳經濟”商機。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彭健鋒近日指出,目前彩電技術向産業高端延伸,産品向尖端化發展。“網際網路+”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為彩電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智慧電視作為家庭娛樂中心和客廳網際網路入口,已經成為客廳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

  奧維雲網認為,在彩電産業新的發展週期中,客廳經濟將成為新的增長點。國內彩電産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就是以智慧化為中心,電視內容不斷豐富和完善,電視生態逐漸成熟,客廳經濟價值開始顯現,預計2015年客廳經濟的價值將達98億元,其中首當其衝表現為視頻生態的成熟,2015年電視視頻生態的盈利將達55億元,預計未來2-3年視頻生態的盈利將維持翻倍增長。同時,遊戲、電商作為電視智慧化的新內容進入用戶視野,其生態盈利模式也將逐步走向成熟。

  面對新舊更替、産業震蕩,各大彩電廠商正積極“觸網”,通過合縱連橫、跨界融合等手段來佈局“客廳經濟”。比如TCL,自2014年開始順應網際網路經濟浪潮,提出“雙+”轉型戰略;海信電器總經理代慧忠今年上半年曾在上海表示,“海信電器已是典型的網際網路企業”,希望5年後內容和服務帶來的利潤大於或等於目前硬體銷售的利潤。

  “網際網路企業的核心是用戶價值。”代慧忠向記者表示,電視企業之間的競爭,將進入用戶數量和用戶價值的競爭。海信未來3年也將把視頻消費、場景購物、線上教育、大屏遊戲、視頻社交、健康醫療等內容服務接入客廳,開啟客廳場景消費新藍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