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扶正固本祛病毒

  • 發佈時間:2015-10-26 08:31:0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王澎

  重陽剛過,寒意漸濃,吃一塊外焦裏嫩香味四溢的烤紅薯,恰是北京人冬日的回憶。

  16世紀末,甘薯從南洋傳入中國福建、廣東等地,而後向長江、黃河流域傳播,如今北到黑龍江,南至台灣島,都有種植甘薯。

  然而北京地區的甘薯産業,目前卻遇到了,需求量增加供應量下降的怪現象。

  受病毒侵染——種植面積和産量連年下滑

  糧經作物産業技術體系北京創新團隊(以下簡稱“北京市糧經作物創新團隊”)2014年對北京新發地、大洋路等批發市場和北京市商務局進行的調研表明:北京的鮮食甘薯銷售量從2009年的92萬噸增加到2013年的102萬噸,上漲趨勢明顯,然而北京鮮食甘薯的自給率不足8%,市民已很難在市場上買到原來最愛吃的純正“京味”“遺字138”甘薯。

  首都市民的甘薯消費量連年攀升,但種植面積和産量卻在連年下滑,中國農業大學植物遺傳育種係博士生導師、北京市糧經作物創新團隊甘薯育種崗位專家何紹貞對此很擔憂。據2014年北京市農技推廣站的調研表明,北京甘薯種植面積和總産量連續5年下降,種植面積由2009年的10萬畝下降到2014年的6萬畝左右,總産量也由2009年的約15萬噸下降到2014年的8萬多噸。

  究其原因,病毒高發是甘薯産業連年萎縮的“罪魁禍首”,北京市糧經作物創新團隊甘薯栽培崗位專家李仁崑點出了癥結所在。由於病毒病頻發,尤其是SPVD病毒病,使得“遺字138”和“京薯6號”等北京鮮食甘薯主栽品種的純度、品質和産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5年北京市植保站對密雲、大興等5個甘薯主産區縣進行病毒病檢測,涉及“遺字138”等10個品種,經過苗期和大田期兩個生長期,結果檢測到甘薯卷葉病毒等8種病毒,有毒株檢出率為95.8%,受病毒複合侵染的植株佔到80%以上,其中含5種病毒的植株佔到12.5%,病毒感染十分嚴重。何紹貞和李仁崑都指出,這是全國的普遍現象,北京市糧經作物創新團隊在對山東、河北和天津的考察也發現了類似的情況。

  甘薯脫毒苗——

  為産業打一針強心劑

  甘薯與馬鈴薯類似,都是無性繁殖作物,一但感染上病毒,病毒就會在植物體內快速繁殖、積累、代代相傳,病害逐代加重,造成甘薯産量降低、品質變劣和種性退化等。不僅如此,甘薯病毒種類複雜,缺乏有效的防治藥劑和抗病品種,病毒對甘薯生産嚴重危害。

  “今年在全市範圍內多處採樣取點,檢測甘薯帶毒性發現甘薯帶毒品普遍也很嚴重。”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北京市糧經作物創新團隊首席專家王俊英説,“甘薯病毒會導致葉片皺縮、退綠等,影響植株光合作用,産量和品質受影響很嚴重。”

  國家甘薯産業技術體系專家在河南對10個主栽品種連續4年進行脫毒試驗和示範證明,脫毒後的甘薯,性狀得到改善,品質明顯提高,增産30%以上。在韓日等國甘薯生産上全部採用脫毒種苗,而我國僅有8%左右,北京為7.4%,脫毒種苗成為北京及廣大甘薯種植區的迫切需求。脫毒種苗就如同一針強心劑,讓日漸萎縮的甘薯産業再度重獲生機。

  2015年北京市糧經作物創新團隊利用中國農業大學甘薯實驗室的先進脫毒技術,嚴格完成“遺字138”和“京薯6號”的脫毒。“遺字138”脫毒後在密雲進行田間生産試驗,畝産達3.5噸,較非脫毒種苗增産30%。王俊英告訴記者:“甘薯脫毒後,除了産量有很大提高外,薯塊的商品性也變得更好。”

  8月,北京市糧經作物創新團隊對天津、河北和山東的甘薯産業發展狀況進行了調研,結果表明,除山東比較重視甘薯脫毒工作外,天津和河北甘薯脫毒工作相對滯後,而天津和河北甘薯種植面積達300萬畝,因此北京甘薯脫毒種苗正好輻射津冀周邊地區,引領産業發展。

  北京市糧經作物創新團隊已將脫毒苗進行快速擴繁,種植到防蚜網棚中進行原原種的生産,今年有望收穫“遺字138”和“京薯6號”原種大約7.5噸,明年為薯農提供健康優質種薯。

  新品種選育——

  為産業注入新鮮血液

  品種單一,是北京地區甘薯産業發展的又一瓶頸。從品種選育上著手,培育高産、優質、抗病的甘薯新品種成為唯一的突破

  口。

  近年來,中國農業大學甘薯研究室從3000多份雜交材料中經過6年大田觀察,篩選獲得了“農大16-2”、“農大28-3”、“農大29-6”等3個優良品係,種植到密雲綜合試驗站高嶺鎮試驗田中,進行大田生産並現場測産,結果新品係“農大28-3”、“農大29-6”和“農大16-2”的畝産量分別是:3.6噸、3.2噸和2.6噸,産量很高,其中“農大28-3”澱粉含量較高,“農大29-6”和“農大16-2”的胡蘿蔔素含量也較高,均是具有很好發展前景的食用甘薯新品係。

  10月19日,北京市種子管理站組織有關專家對中國農業大學甘薯研究室育成的甘薯新品種‘黃玫瑰’進行了鑒定,專家組一致同意“黃玫瑰”通過品種鑒定。“在國內生産上確實有一些好品種,但仍然很單一。”王俊英説,“目前大部分是高産型的甘薯品種,營養型的品種比較少,‘黃玫瑰’這個品種胡蘿蔔素含量高,很有營養價值。”

  針對北京地區甘薯品種單一的特點,北京市糧經作物創新團隊通過與國家甘薯産業技術體系專家聯繫,分別從山東煙臺引進“煙薯25”、“煙薯47”和“煙薯18”;從廣東引進“廣薯87”;從河南引進“商薯19”;中國農大甘薯實驗室最近育成的“農大6-2”等國內近幾年育成的6個優良甘薯品種,以及北京的“遺字138”共7個品種同時種植到密雲綜合試驗站高嶺鎮試驗田中進行品比試驗,並在收穫時現場測産,結果表明,引進的5個甘薯鮮食品種畝産量在2.6至3.3噸之間,均高於對照北京品種“遺字138”的1.7噸,增産效果明顯,引進甘薯新品種將助推北京地區甘薯産業新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