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個民族勝似一個家庭
- 發佈時間:2015-10-26 08:31:02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韓天龍本報記者左旭東
在彩雲之南的蒼山洱海邊,有一個由漢、白、藏、傣、納西、傈僳、彝7個民族共同生活的村落,多年來,他們雖然語言、信仰、習俗不盡相同,卻和睦相處、親如一家,譜寫了一曲民族團結的讚歌——這裡就是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三營鎮鄭家莊村。
走進村裏,映入眼簾的是寬敞整潔的村道,汩汩流淌的清溪,只見藏、白、傣、彝等各式民族特色的房屋建築上,勾畫著印花扎染、白塔竹樓、東巴文字、琵琶彈唱、刀耕火種的彩繪,透露著村民生活的幸福、安寧、祥和與富足。
七個民族一家親
鄭家莊是洱源縣三營鎮共和村委會的一個自然村,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村落,全村共125戶525人,居住有漢、白、藏、傣、納西、傈僳、彝7個民族。
多年來,全村生活在一起的7個民族不論哪個民族,不論哪一家,只要有難事,村民們都不分彼此,相互幫忙。各民族間手足相親、守望相助,親得像一家人,民族之間從未發生過矛盾,多年保持“零陳情”,20多年沒發生一起刑事案件。
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習慣都存在著較大差異,但是,村裏每逢漢族的傳統節日,彝族的火把節,傣族的潑水節等,各個民族的節日大家都一起過,形成了一個極好的風俗。節日祭祀時本主廟裏白族的大嬸和藏族的阿媽都會同時拜祭,藏族祈福的經幡、傣家的寶葫蘆、彝家的牛頭裝飾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到了春節,尤其是每年的正月十五,長期外出經商的群眾都要千里迢迢趕回來,全村男女老少在村民族文化廣場一起吃團圓飯,這裡成了鄭家莊人共同的精神家園和寄託。長期的文化交融形成了鄭家莊“和民心、順民意、心相連、一家親”的村風民風。
2015年2月,鄭家莊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鄭家莊成為洱海源頭的幸福之村、美麗之村、團結之村、民族之村和法治之村。
致富路上的帶頭人
深秋時節,鄭家莊村口的田地裏,綠油油的蒜苗長勢喜人。前些年,鄭家莊並沒有種大蒜的傳統。2008年,村小組黨支部書記曲登帶領黨支部一班人出錢把蒜種拉回村來,賒給農戶種植,待第二年賣了以後才付款。
這一嘗試獲得了成功,老百姓嘗到了甜頭,如今村裏每家每戶都種植大蒜,全村面積達到300余畝,種蒜成了村裏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
村民何繼蓮對記者説,正是村裏有了藏族支書曲登這個帶頭人,才有了今天的7個民族共同走上致富路的結果。曲登是鄭家莊村黨支部書記,漢族名字叫何國祥,在鄭家莊採訪,記者能強烈地感受到村民對他發自內心的敬佩。
這位藏族漢子聰明能幹,在改革開放初期,就走南闖北尋找脫貧致富之路。看準了中藥材經營市場的他,憑藉著對藏藥的熟悉和村裏種植中藥材的優勢,短短數年便成為遠近聞名的“藥材大王”。隨著生意的不斷做大,他還組建了食品公司,成為村裏的致富第一人。
曲登致富不忘鄉親,生意雖忙,但村裏的事他從不推辭,誰有困難他都盡力去幫,他是帶領全村人致富的開拓者,成了村裏名副其實的“致富帶頭大哥”,被鄉親們推選為鄭家莊村黨支部書記。
作為村幹部的曲登,有著村幹部的責任和擔當,他常説:“當年我們藏族人剛來鄭家莊時,漢族兄弟手把手教會我們種地,我經商掙錢後,也要帶動漢族村民和其他民族的兄弟一起致富。互幫互助,我們才是團結友愛的一家人。我不怕別人搶我生意,我帶一批人,這批人出來又帶一批人。”在他的帶領下,全村125戶人家,經商做生意的家庭佔到了60%。據洱源縣委副書記楊文澤介紹,鄭家莊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已突破萬元。最近,曲登被推薦為雲南省“最美村官”。
如今,村民忙時務農、閒時經商,把藥材生意做到了北京、上海、新疆等地,全村每年藥材銷售收入180多萬元,還帶動三營鎮形成了一條藥材街市。
産業興村共同富裕在鄭家莊,團結和諧的民族氛圍,為中草藥産業、奶牛養殖産業、烤煙、大蒜種植等産業的良序發展帶來契機。
納西族村民王炳秀一家是村裏的種植養殖大戶,她今年種了14畝地,養了4頭奶牛。她向記者介紹,今年種植8畝蒜的純收入4~5萬元,養殖奶牛的純收入有2萬多元,加上烤煙的收入,每年的純收入都有7~8萬元,“如今我們村的經濟條件好了,即使種地也能過上富裕的生活。”王炳秀自豪地説。
在漢族老人鄭林生家,院中的木瓜樹上碩果纍纍,樓房加院落佔了3畝多地,成了一個農家田園,美麗而富有詩意。鄭老漢今年63歲,家裏還有一頭奶牛和2畝田地,每年的純收入3~4萬元,隨著鄭家莊的聲名鵲起,老人和兒子已經做好了共同發展農家樂的打算。
如今的鄭家莊,團結、和諧、溫馨、美麗,全村大力發展畜牧業、烤煙和中草藥材這三項産業,走出了一條“産業興村,共同富裕”的發展路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